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亦枯病是马尾松叶部的主要病害,在我省分布广,危害重。受害松针半截以致全针枯死,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对林木生长影响很大。在贵州省林科所用“621”烟剂防治马尾松赤枯病报道后,我们于1974—1978年,在研究病原和流行规律的同时,先后在我省忠县石子林场和广元县东坝公社林场,进行了几种烟剂防治试验,效果良好。林区用烟剂防治该病,不用水,不用械,简单易行,便于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定期定点观察表明,马尾松赤枯病表现出如下规律性:病原菌分生孢子一年四季均可散布,大量散放期从5月中旬开始至9月底,6月上旬是散放高峰期。从严重病区和危害病区分别测定结果,病原菌分生孢子数量在各地马尾松林区差异性不显著,而不同时期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新针从5月中旬开始出现症状,随着时间推移,针叶感病日趋严重,7月中旬出现一年的最高峰,在各马尾松林区基本一致,但各地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针叶的发病程度和病原菌分生孢子散放,数量均具有一定的方向,针叶的发病率依次为东>北>西>南,而分子孢子飞散数量依次为东>北>西>南,两者是一致的;针叶的感病程度与林间的病原菌数量多少经回归分析结果y=2.45+0.157X(r=0.2436)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针叶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只是病原菌能决定的,它是在寄主、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成为睦洲镇的主导产业,为当地农民的增收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但随着该镇天气状况的改变、周围环境污染和南美白对虾种苗的退化,出现了商品虾在饲养过程中病害增加和生产周期延长等问题。依据物流理论,提出健康可行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杉木根腐病主要分布在四川邛崃山区20多个县(市)的宜杉林地,发病面积约11万多亩,经济损失很大。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杉木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最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 Trow)。它对链霉菌  相似文献   
5.
杉木根腐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根腐病是杉木(Cunnighamia lanceolata)幼林新出现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的洪雅、峨眉、夹江、乐山、邛崃、崇庆、灌县、彭县等地的宜杉林地,以洪雅县林场发病比较严重,病株率达40%。作者于1978—1980年在洪雅林场研究了这一病害的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等,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6.
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innaeus)]在我省有杨树的地方几乎都有发生,在往与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共同危害;一年中可食光树叶2—3次,对杨树的高径生长影响很大,甚至引起枯死,我们于1985—1986年在邛崃县对分月扇舟蛾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现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7.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发生普遍,世代多,繁殖量大,是我省近几年发展意大利杨树的一大虫害.我们于1985—1986年在邛峡县对杨扇舟蛾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8.
松赤枯病,是我省人工和飞播马尾松、云南松幼林叶部的主要病害。分布广,为害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引起成片枯死。松赤枯病的防治继贵州省林科所1973年用“621”烟剂防治后,我省马尾松赤枯病试验组于1974—1976年,又研究用“621”硫烟剂防治,效果良好。正在普遍推广应用的时候,工厂停产“621”改生产“741”烟剂。在大面积松赤枯病无有效药剂防治的情况下,我们根据“741”供热剂配方中,六六六原粉还占30%比例,对防治松赤枯病可能仍有作用的分析,于1978年用“741”烟剂进行室内药效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赤枯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尾松赤枯病(Pestalotia funerea Desm.)是马尾松(Pinus massoiana Lamb.)幼林叶部的主要病害。初步了解在四川、贵州、广东、江苏等省都有分布。四川的万县、涪陵、达县、宜宾、绵阳、内江、江津、南充、重庆等地(市)普遍发生。有的危害成灾,病株率高达100%,病株感病指数30.5-64.2%;病叶率39.5-99.7%,病叶感病指数28.6-76.4%。受害针叶半截以致全针枯死,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影响林木生长成林。1974-1977年在四川忠县国营石子林场的马尾松人工幼林进行了马尾松赤枯病的危害、病原、症状和流行规律的研究,1978年在四川省永川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作接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0.
在马尾松幼林中连续两年观察记载,对赤枯病Pestalotia funerea Desm,发生和孢子释放受气温和降水影响的通径分析表明:平均温度的相庆第数最大,对病害发生有最大的直接作用,也是其它因子产生间接影响的重要因子;降水量对孢子释放的影响最大,降水强度虽然与孢子捕捉数的相关关系数较小,但对孢子放的直接闰居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