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海拔是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反映,对竹子生长和竹笋品质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海拔对高节竹笋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提供参考。选择了经营措施和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3个海拔高度(110,370,560 m)的试验高节竹林,分别采集露土10 cm左右的竹笋进行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对不同海拔高度竹笋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评分(AAS)、比值系数(RC)、化学评分(CS)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及功能性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除苯丙氨酸+酪氨酸外,高节竹笋其他种类必需氨基酸含量及EAAI、SRC、AAS、RC和CS均呈减小趋势,但对竹笋蛋白质含量并无显著影响。高节竹笋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不足,苏氨酸为高竹节笋第一限制氨基酸。发现不同海拔的高节竹笋蛋白质营养价值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低海拔的高节竹笋在氨基酸营养价值、利用率、平衡程度以及与模式氨基酸的接近程度等方面相对较好,即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麻栎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立地条件,以河南省信阳市天目山林场和南湾实验林场不同林分密度和不同林龄麻栎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麻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麻栎适宜生长在土壤较厚,含石量少的下坡;阳坡,20度左右坡度的麻栎生物量更高,长势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氯素施肥对雷竹笋品质的影响,为雷竹林高品质竹笋高效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雷竹丰产林为研究对像,设置低氯(12%)、中氯(24%)和高氯(34%)3个水平的氯素施肥处理,分析增施氯肥对雷竹笋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雷竹林施用氯素肥料对竹笋感官品质并无明显影响,但对竹笋营养和食味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随着施氯量的增加,雷竹笋蛋白质、木质素、总氨基酸及其组分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苦味氨基酸及芳香类氨基酸比例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脂肪、淀粉含量及人体必需、鲜味、甜味氨基酸比例总体上呈升高趋势,纤维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脂肪、蛋白质、总氨基酸及其组分含量、鲜味和芳香味氨基酸比例不同施氯量处理间差异显著,高氯施肥雷竹笋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中氯、低氯施肥,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中氯、低氯施肥;可溶性糖、氯离子含量及糖酸比总体上呈升高趋势,草酸、单宁及总酸含量则相反,且可溶性糖、单宁含量及糖酸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 ]氯素施肥尤其是高氯施肥虽然对雷竹笋感官品质影响较小,但能降低竹笋粗糙度,增强竹笋鲜味、甜味及芳香味,明显改善竹笋风味与适口性。高氯施肥对雷竹林土壤性状特别是氯离子积累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海拔是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反映,海拔变化会引起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对作物品质有重要影响.竹笋是传统森林蔬菜,揭示海拔对竹笋综合品质的影响,对于高品质竹笋培育有着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测定了4个海拔梯度((250±50),(550±50),(750±50),(1100±50)m)毛竹春笋的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基于重金属的安全品质指标.[结果]随海拔升高,毛竹春笋脂肪、淀粉、可溶性糖、检测到的18种氨基酸中大部分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呈倒"V"型变化趋势,而蛋白质含量相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总体上呈降低趋势,说明海拔对毛竹春笋营养品质有较明显的影响,过低的海拔不利于竹笋营养品质的形成.毛竹春笋草酸、总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随海拔升高均呈上升趋势,苦味、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总体上相反,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呈"V"型变化趋势,而糖酸比相反,单宁、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海拔梯度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过高的海拔会显著提高毛竹春笋的酸涩味和粗糙度,而明显降低竹笋的甜味.毛竹春笋铅、锌含量及其单项污染指数和铅、锌、铜、镉综合污染指数随海拔升高均呈"V"型变化趋势,而铜、镉含量及其单项污染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海拔对毛竹春笋重金属残留也会有较大的影响,过低和过高海拔竹笋安全品质明显降低,但不同海拔竹笋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结论]海拔对毛竹春笋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基于重金属的安全品质有较明显的影响,试验区海拔750 m的毛竹春笋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竹笋适口性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是中国传统森林蔬菜,也是大宗出口农产品。适口性体现了竹笋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是高品质竹笋评价的重要指标,但竹笋适口性形成基础及提升技术研发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笋品质改良技术研发及生产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竹笋适口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总结了当前竹笋适口性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竹笋适口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竹笋适口性的种间差异;②环境因子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③经营措施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主要结论为:糖、酸、酚类、纤维类以及氨基酸类物质是竹笋适口性评价的主要指标,适口性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竹种自身遗传因素,同时也受到气候因素和土壤质地等的影响。通过覆盖栽培、施肥、林分结构调控和选择适宜的采笋时间等途径可以改良竹笋适口性,但其效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未来竹笋适口性的研究应该集中于构建适口性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探究多因素互作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从生态、生理、生化、分子等多学科层面揭示竹笋适口性形成机制。筛选适口性好、产量高、生态适应性强的优良笋用竹进行规模化栽培,并从栽培环境选择、土壤养分精准补充、笋芽萌发环境控制、竹笋器官处理等途径研发竹笋适口性改良技术。参66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雷竹不同年龄分株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氮素克隆整合的响应机制,探讨雷竹林施肥的适宜立竹年龄,为雷竹林精准化、减量化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和2年生雷竹分株组成的克隆整合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给不同年龄分株竹腔注射15NH415NO3的方法,设置3个氮素添加水平(低浓度N,4.07 mol·L^-1;中浓度N,8.13 mol·L^-1;高浓度N,12.20 mol·L^-1),测定各处理1年生、2年生立竹叶片在时间梯度上的C、N、P含量,分析雷竹不同年龄分株间氮素整合方向及传输效率等差异。[结果]雷竹克隆分株间存在强烈的氮素传导功能,1年生立竹会部分传输氮素至2年生立竹,而2年生立竹会将氮素大量传输至1年生立竹,即2年生立竹的氮素传导能力显著强于1年生立竹,同时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氮素浓度效应,氮素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减弱分株间氮素传输能力,试验的中浓度N是整合功能显著变化的"拐点"。1年生、2年生立竹氮素处理均能提高相连分株叶片N、P养分利用效率,且随氮素处理浓度增大及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弱,但都能维持相对稳定的N/P,并使立竹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关系产生适应性调节作用。[结论]雷竹氮素克隆整合存在明显的分株年龄效应,宜选择2年生立竹进行株穴法施肥,可以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显著减少肥料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基质配比对美丽箸竹、菲黄竹鞭段繁育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为地被竹鞭段容器育苗的轻基质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林地覆盖后的废碧糠、泥炭和黄心土为基质材料,进行3种体积比(A-3:5:2、B-3:4:3、C-10:0:0)的基质配比试验,测定分析美丽箸竹、菲黄竹鞭段繁育容器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指标。[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处理对美丽薯竹、菲黄竹的侧芽萌发和成活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立竹数量、苗高、和地径等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美丽箸竹处理A和处理B的苗高、立竹数量高于处理C,但地径的差异不大,而菲黄竹容器苗生长对基质配比的反应更敏感,菲黄竹处理A的苗高显著高于处理B和处理C,立竹数量则相反,处理A和处理B的地径显著高于处理C。基质配比处理显著影响美丽箸竹、菲黄竹容器苗的总生物量,同时,基质配比处理对美丽箸竹容器苗叶、鞭、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有明显影响,对秆、根生物量分配比例影响不大,对菲黄竹容器苗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均影响不明显,体现出种间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处理B育苗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A,处理C育苗效果较差。[结论]基质配比对美丽箸竹、菲黄竹的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均有明显的影响,两竹种均以处理A和处理B的容器苗生长较好、生物量较高。地被竹鞭段容器育苗宜选择处理A或处理B的轻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鞭段容器育苗是培育地被竹优质绿化苗的重要手段,但鞭段长度和径级对地被竹容器苗生长质量的影响尚不清楚,揭示地被竹地下鞭养分对鞭长和鞭径的响应规律,从而筛选出适于地被竹鞭段容器育苗的鞭长和鞭径组合,为生产培育高质量地被竹鞭段容器苗提供参考。【方法】以一年生菲黄竹(Sasa auricoma)鞭段为试材,选取细鞭(D1,鞭径为(2.67±0.32)mm)、粗鞭(D2,鞭径为(5.20±0.46)mm)2种径级的竹鞭开展3种鞭段长度(L1,3 cm;L2,6 cm;L3,9 cm)6种处理的埋鞭育苗试验,测定菲黄竹地下鞭C、N、P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结果】鞭长和鞭径对菲黄竹母鞭C、N、P含量和C∶N∶P、碳水化合物及其组分含量有明显影响,且交互作用显著,鞭径效应具有明显的鞭长水平依赖性。但鞭长、鞭径及其交互作用仅对新鞭的淀粉、SC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C、N、P、可溶性糖、NSC、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C∶N∶P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鞭长和鞭径对菲黄竹鞭段容器育苗的母鞭养分含量有明显影响,但对新鞭的影响较小,存在新鞭养分供应优先的生长机制。建议菲黄竹容器育苗时选择鞭径5 mm、鞭长6 cm左右的鞭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海拔是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反映,海拔变化会引起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对作物品质有重要影响.竹笋是传统森林蔬菜,揭示海拔对竹笋综合品质的影响,对于高品质竹笋培育有着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测定了4个海拔梯度((250±50),(550±50),(750±50),(1100±50)m)毛竹春笋的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基于重金属的安全品质指标.[结果]随海拔升高,毛竹春笋脂肪、淀粉、可溶性糖、检测到的18种氨基酸中大部分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呈倒"V"型变化趋势,而蛋白质含量相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总体上呈降低趋势,说明海拔对毛竹春笋营养品质有较明显的影响,过低的海拔不利于竹笋营养品质的形成.毛竹春笋草酸、总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随海拔升高均呈上升趋势,苦味、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总体上相反,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呈"V"型变化趋势,而糖酸比相反,单宁、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海拔梯度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过高的海拔会显著提高毛竹春笋的酸涩味和粗糙度,而明显降低竹笋的甜味.毛竹春笋铅、锌含量及其单项污染指数和铅、锌、铜、镉综合污染指数随海拔升高均呈"V"型变化趋势,而铜、镉含量及其单项污染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海拔对毛竹春笋重金属残留也会有较大的影响,过低和过高海拔竹笋安全品质明显降低,但不同海拔竹笋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结论]海拔对毛竹春笋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基于重金属的安全品质有较明显的影响,试验区海拔750 m的毛竹春笋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覆土控鞭栽培对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鞭根养分和抗性生理特征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覆土厚度[0(ck),10,30,50 cm]高节竹2年生竹鞭的细根养分含量和抗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ck比较,覆土厚度30 cm及以下的覆土控鞭栽培对高节竹鞭根的氮、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氮碳比,根系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 < 0.05),但对鞭根碳、磷质量分数,碳磷比,氮磷比,相对电导率影响并不显著(P>0.05)。其中,随覆土厚度的增大,高节竹鞭根氮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氮碳比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根系活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适当厚度的覆土(10和30 cm)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节竹鞭根的生长环境条件(水分、温度等),对高节竹生长有促进作用,但覆土厚度过大(50 cm),对鞭根生长会产生负面影响。综合竹笋品质、经济效益及竹林可持续经营能力等分析,高节竹覆土控鞭栽培适宜的覆土厚度为30 c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