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屠杉最早称“朱木”,始见先秦时期《山海经》,我国南方人民对其认识与利用有3300多年历史。曾经历过“朱木、杉、屠杉、杉”等主流文字与音韵的演变,因地域方言及著录者选用汉字的不同,尚有“柁杉、杉、杉、株杉、土杉、杜杉、杜松、山杉”等多种称谓。“朱木”之称源于古越语,最早认识利用杉的是我国南方古越人。语言与文字源于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不同名称反映产区人民已从植物形态分类学、生态学、木材学等多角度认识杉。记载杉的史料均来自目前已无杉分布的地区,证明杉历史上曾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测定靖县排牙山种子园各无性系的优劣,了解其在各地区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以便确定适应各地的优良家系,推广杉木良种,省林科所于1977年分别和攸县、桃源县两地合作,设置了子代测定区。现将第一次25个无性系子代测定结果初步总结如后。试验地概况攸县试验点设在该县东部山区柏市公社樟井大队洋屋后山,整个试验地在同一坡面上,坡向东南,坡度22度左右。土壤为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PH5.5左  相似文献   
3.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用材树种之一,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运输轻便,用途广泛。其分布区广,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遍及16个省区,横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分布区内气候、地貌、土壤等生态条件相差大,生态地理等条件的隔绝,造成种内随态、地理分布的变异,形成各种生产力很不相同的种源群体。种源试验是为了确定杉木各种源的适应力和生产力,为造林地区特别是新造林  相似文献   
4.
在林业试验中有时因试验处理较多,或者试验条件的限制,一套试验处理在一次重复中容纳不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来安排试验。平衡格子设计是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南方造林试验上应用比较广泛。杉木种源试验采种点很多,在南方的山地中,将处理数比较多的试验,采用随  相似文献   
5.
不同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会同,绥宁,桂阳试验点的不同整地方式试验,对12,10,4年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材料分析,提出了几种主要立地指数造林地最佳整地方式:即14立地指数的采用全垦大穴或大穴整地;16立地指数采用大穴整地;18立地指数采用中穴或小穴整地。  相似文献   
6.
屠杉自然分布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支持将秃杉与台湾杉归并1种的观点,建议采用TaiwaniacryptomerioidesHayata拉丁文学名和村中名称谓;根据化石和古植物地理学资料,提出杉起源于中生代晚白垩纪东亚环太平洋地区,我国东北、日本及俄罗斯西柏利亚东部地区是起源中心和早期分化中心。白垩纪末期扩散到北美,新生代早第三纪古新世扩散到中心。形成北美、欧洲两个次生分布中心。第四纪冰期后,仅在我国长江以南及缅甸北部残存,形成残遗中心;根据史料记载,杉在我国南方历史上曾有广泛分布,现代间断分布地理格局是因为长期砍伐利用而不注意保护及栽培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苗木、整地、施肥、抚育及间伐试验,系统地总结了各种栽培技术措施对杉木生长的影响。根据湖南杉木产区的经营特点,对四种栽培技术试验的经济投入与林木生长的关系进行比较,提出在立地指数为14、16、18的林地,采用“良种、大穴、抚育6-9次”的栽培技术,主伐时内部收益率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8.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分布于16个省区,横跨南、中、北三个亚热带(以下简称南带、中带和北带)。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分布区的气侯、土壤及地貌等生态条件的差异,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的影响,种内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源。为了研究杉木的地理变异规律,挖掘和保存杉木优良基因资源,区划杉木种子调拨范围,提高杉木生产力,我省参加了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本文是1976年及1979年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