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东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主要有"管理委员会"主导型管理模式、"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政府+景区+企业"市场化管理模式三种。从资源禀赋和森林公园规模、类型及发展前景等角度概述了山东省森林旅游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三种管理模式利弊,总结了困难与问题,提出了"政府出资源,林业抓监管,企业管投资,基金保发展"的发展模式,从资源等级分类、管理模式设计、利益分配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引言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在中国南方集体林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8.40%和17.79%,人工林面积和蓄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4.40%和52.02%(国家林业局,2000)。1978年以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重新恢复家庭作为农村生产与生活的基本单位,由集体化向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转变视为制度创新。这个制度安排是否导致经济效率和总要素生产率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程度有多大?与此同时,森林资源丰富的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的经济效率是否发生了变化,变化程度如何?生产…  相似文献   
3.
4.
为优化建立元宝枫种子生活力TTC快速检测技术,采用不同染色温度与TTC浓度梯度两因素正交试验设计以及主效应分析、极差分析方法,优选了元宝枫种子生活力检测条件,并进行了重复验证。TTC浓度0.5%~1%,染色温度35℃~40℃,适用于元宝枫种子生活力检测。其中,以TTC浓度为1%、37.5℃染色处理条件下开展元宝枫种子生活力检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2.联合生产效应分析根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回归结果计算农户生产要素对林业生产弹性计算结果见表5。表5中计算结果分为包含制度因素和不包含制度因素两个方案,两个方案中农牧业产值对林业产值的弹性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农牧业产值的增长能够带来林业产值的增长,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大于1,农牧业产值增长1个百分点,则林业增长超过一个百分点,具有相互推动作用表明金寨县并不存在林牧矛盾。两个方案比较,包括制度因素方案的弹性系数小于不包括制度因素的弹性系数,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6年和1997年,不包含制度因素方案与包括…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东省国有林场面积普遍较小,自身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近年来一些国有林场在发展场外林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通过对山东省国有林场场外发展林业情况的调研,归纳出通过政府出资租赁土地造林扩大林场面积、通过生态林场建设扩大林场面积、寻求场外合作实现部分林产品的互通有无、组建园林绿化公司对外承揽绿化工程造林和联户承包经营五种场外发展林业模式,总结了国有林场场外发展林业的成效和经验,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场外林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种资源的价值是由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边际价值所确定的。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森林资源具有稳定人类生存的价值(Madhusudan,Bhatarai,1999),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类别。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的森林旅游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如泰山、崂山等 ,但当时的森林旅游是人们自发的旅游行为 ,未形成规模和产业 ,我省森林旅游的大发展是在 1992年之后。 1992年 ,原国家林业部在大连召开了全国森林公园暨森林旅游工作会议 ,首次将森林旅游列为我国林业的一项重要产业 ,自此形成了跳出林业办产业 ,依托林业搞旅游的共识 ,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1 山东省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从 1992年批建第一批森林公园以来 ,到 2 0 0 1年底全省已批建森林公园 84处 ,其中国家森林公园 2 6处 ,省级森林公园 44处 …  相似文献   
10.
梨树主干与叶面积及总枝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树主干与叶面积及总枝量的相关分析黄景云,公庆党,房义福,赵云朝,李冬雪(山东省林业厅济南,250014)(济南市苗圃)有关梨树各器官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以往的研究把叶/果作为合理负荷和修剪的指标,并提出梨树适宜的叶/果为20—30。这一相关指标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