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基因型黑杨无性系植株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与光合主体叶面积在时间和光强上进行累计积分来计算植株日CO2固定总量P。由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不易准确测得,故以光响应曲线和光强的日变化来推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对P值和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的相关性很高。且认为可以用计算出的P值作为评估苗木生产潜势的指标之一,这为育种中生产力的早期选择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一直列 6缸柴油机机体进行了模态分析 ,并与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相比较 ,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 ,从增加刚性和减少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铝制机体以及梯形框架结构和加强板结构均可减小机体的振动 ,进而降低发动机的噪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仅依靠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PL)用于森林火灾影像信息提取、数据分析的可行性,为火烧程度评估提供可靠的林火遥感数据源和提取方法。【方法】以2017年毕拉河“5·2”特大森林火灾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使用火前、火后当年、火后更新1年共3期PL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ROI S提取过火区,分析火干扰前后NDVI的变化特征。结合地面调查数据,采用差值归一化植被指数(dNDVI)划分火烧等级,阈值验证参照罗德昆火灾受害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精度验证。对火烧迹地植被受害状况进行评估,以获取火烧程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火干扰导致NDVI值急剧降低,火后更新1年NDVI略有升高,表明植被恢复能力有限。PL遥感影像的3 m高空间分辨率使其RGB图像高度饱和,地类清晰。2)做土地覆盖类型划分,训练样本分离性在1.91以上,共划分为森林、草本沼泽、道路、河流4类。分类整体精度为98.05%,Kappa_Coefficient为0.95。3)受害程度等级划分为未火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4级,分类整体精度为91.55%,Kappa_Coefficient为0.91。此...  相似文献   
4.
为了鉴定一批不同类型夏甘薯新品种在我区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利用价值,为夏甘薯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2003年我市引进一批国内外夏甘薯新品种,在我市襄城县名优甘薯开发保鲜科研所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2009年大兴安岭林区闪电和林火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火灾发生时的火险状况和雷击火灾案例,提高对这一区域雷击火的认识。根据研究区内11个气象站定时观测数据,采用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数系统计算各站点每日火险指数,分析研究时段内火灾发生与火险和闪电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2009年共发生野火195起,其中林火148起,主要发生在4,5和8月份。雷击天气主要出现在5—9月份,其中6,7和8月份闪电最多。闪电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在研究区东北部,大部分闪电活动伴随着降水,但在比较干旱的年份,容易出现干雷暴天气,易引发雷击火。根据林火及火灾发生前24h的闪电分布分析,雷击火占总火灾的5.1%,闪电活动不是影响林火发生的主要原因。雷击火主要发生在火险比较高、闪电活动频繁且无有效降雨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林火气象站提供的气象数据是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我国气象台站数量和密度较低,远离林区的气象台站所测定的气象因子数值与林区的气象因子数值有较大出入,难以满足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需求.林火气象站的观测和建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本文简要的介绍林火气象站的发展,以及气象观测场的选择、林火自动气象站的原理和安装等.  相似文献   
7.
航空技术是当今森林火灾扑救中最为高效的现代化技术,是实现林火“打早,打小,打了”最有力的工具。我国已在多个地区建立了航空护林中心,并逐年加大航空技术在林火扑救中的应用力度;但还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林火扑救的实际需要,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美国航空扑救发展历史久远,现有的林火扑救体系以航空扑救为主,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文中从航空器选型、航空扑救技术、航空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对美国航空扑救的最新技术及动态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探究现代航空扑救技术的走向,为相关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行为与特殊火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森林火灾主要包括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3种蔓延形式。目前火蔓延模型主要关注于森林地表火的蔓延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火行为, 如树冠火、火旋风、飞火等研究极为薄弱, 而这些火行为在特大森林火灾的蔓延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往往加速火蔓延, 并对扑火人员造成生命危险。我国森林大多集中在山区, 火灾一旦发生, 由于复杂的地形、不均匀的可燃物分布、多变的局地风和林火的相互作用, 极易形成复杂的火行为。文中对森林火灾中的火行为和特殊火行为进行了论述, 讨论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森林雷击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而在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又主要集中在落叶松—偃松林中。落叶松树体内含有大量树脂和挥发性油类易燃,瞬间燃烧十分快速。发生在林内的火,烟雾较浓,燃烧快,与其它可燃物类型燃烧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结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的分布特点论述了各种类型雷击火的扑救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森林火险监测站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并就森林火险监测站日常维护提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