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佛坪保护区内大古坪村农业生产现状的调查,指出区内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实现保护区内资源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2.
油气悬架的模糊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油气悬架模型的建立、车辆半主动模糊控制策略及其在油气悬架上的实现。最后进行了油气悬架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和结果分析,并做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铃铛子(Anisodus luridus)是西藏特有的托品烷生物碱药源植物.利用农杆菌C58C1(pRiA4)侵染铃铛子不同器官考察发根诱导频率,并考察了7种培养基(1/2MS,MS,1/2B5,White,WPM,B5和N6)对发根生物量和托品烷生物碱质量分数的影响.真叶和茎段的发根诱导频率分别为53.33%和60.00%,子叶不能诱导出发根.PCR表明rolB和rolC基因已整合到发根的基因组中.B5培养基最适于铃铛子发根生物量和托品烷生物碱积累,发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达到6.9±0.94g/瓶和0.44±0.06g/瓶;发根中莨菪碱质量分数为3.49±0.13mg/g.B5和1/2B5培养基中发根的东莨菪碱质量分数高于其他的培养基,分别为1.37±0.06mg/g和1.43±0.22mg/g,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B5培养基中发根总生物碱产量也是最高的,为2.1±0.29mg/瓶.研究结果为利用发根规模化生产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其因适应竹子资源的季节变化而进行垂直迁徙,关于其迁徙模式和影响迁徙的因子目前还不甚明确。为了探究影响大熊猫垂直迁徙的因子,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官庙设立了9条样线,共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大熊猫的垂直迁徙时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探究气温、降雨量、湿度和积雪覆盖等因子对大熊猫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垂直空间分布季节性差异明显,7月主要在高海拔秦岭箭竹分布区活动,而2月则主要在低海拔巴山木竹分布区活动。大熊猫从冬居地向夏居地迁徙迅速,仅1~3d即可完成,而从夏居地向冬居地迁徙经历时间较长。气温、积雪覆盖、湿度和降雨量等因素都会对大熊猫的迁徙活动产生影响,大熊猫喜欢选择在“最适温度”区域活动,当高海拔区域出现积雪覆盖时,就会迁徙到低海拔活动。湿度和降雨量主要通过控制竹子发笋和生长来影响大熊猫的迁徙。研究证实了大熊猫的垂直迁徙现象,并获得了关于大熊猫迁徙模式和影响因子相关的较为详细的基础数据,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雌性熊蜂的性引诱信息素是由蜜蜂摄入兰花蜜转化而来的外源进化产物,并用此假说解释了植物体内存在昆虫激素这一现象。研究通过野外观测及室内实验揭示了特异性强的专一虫媒关系不仅现于兰科,还有百合科,乌头属草乌(Aconitum kusnezof fii)的龙骨瓣的开合尺寸和熊蜂体宽差异不显著(t0.05=2.262),且草屋的花萼构造有近似杠杆的结构,可使造访的熊蜂胸节背侧绒毛,且沾染携带花粉。  相似文献   
6.
在秦岭地区佛坪自然保护区内,以锐齿栎林、落叶松林、巴山冷杉林和桦木林下4种生境下的大熊猫主食竹-秦岭箭竹为对象,对其无性系及其分株地上地下构件数量特征、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条件下,秦岭箭竹无性系分株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桦木林巴山冷杉林落叶松林锐齿栎林,随着无性系分株密度不断减少,分株分布的均匀性不断增加。(2)秦岭箭竹无性系分株年龄结构在4种生境下均表现一致,1~3龄级成倒金字塔型,3~6龄级呈金字塔型。3龄级和4龄级的分株数量达到最多,最大竿龄为6年。(3)4种生境条件下,秦岭箭竹无性系地上地下各构件的形态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郁闭度小、土壤肥沃、人为干扰少的桦木林下能够充分利用光、温、水、土壤等因素,实现自身生存和扩展,达到最佳状态。说明秦岭箭竹无性系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发生了明显的可塑性变化,这些可塑性变化是种群对生境差异的适应性反应的结果,有利于增强种群对生境中有限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鼓式制动器三维热—机耦合温度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鼓式制动器惯性制动时蹄鼓摩擦接触状态分析,考虑接触副摩擦因数温度特性,以EQ1208车后桥鼓式制动器为例,对建立的鼓式制动器热-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惯性制动工况数值仿真,得到了鼓式制动器耦合瞬态温度场仿真结果.A测试点温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两者变化趋势相同,且吻合较好.对在惯性制动工况下的鼓式制动器温升主要影响因素(车速和道路坡度)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