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多角体病毒(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纯化的DsCPV、BmCPV和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LdCPV)的基本组dsRNA可成功地扩增出长614bp的目的片段,从提取的健康松毛虫幼虫肠组织的DNA、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基因组核酸、以及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HaCPV)基因组核酸,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DsCPV基因组dsRNA的增片段的序列与BmCPV相应基因序列具有87%的同源性,检测敏感度为1pg的DsCPV基因组dsRNA。由于松毛虫与家蚕、舞毒蛾相互之间食性不同,而且BmCPV和LdCPV对松毛虫无感染性,即在松毛虫体内不会有BmCPV病毒和LdCPV病毒的感染,因此该结果一方面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DsCPV与BmCPV、LdCPV存在基因同源性,同时也表明了依据BmCP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sCPV基因组核酸建立的RT-PCR扩增体系,可以作为松毛虫种群中DsCPV的一种敏感、特异、早期、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B.t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t 杀虫剂对棉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很大,随着温度的降低,幼虫的死亡速度变慢,死亡高峰出现迟;从所进行的4 个温度梯度处理结果来看,20 ℃为一界限,等于或高于20 ℃,B-t 杀虫剂对2 龄棉铃虫幼虫的杀死效果明显,低于20 ℃,效果则较差。但在低温下B-t 杀虫剂对幼虫取食与生长的抑制作用仍然很明显  相似文献   
4.
花曲柳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科Buprestoidea窄吉丁属Agrilus,是术琴属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调查研究表明,花曲柳窄吉丁以幼虫越冬,但在不同纬度地区其幼虫的越冬虫态、发育历期和年发生代数不同。在河北省唐山市与天津市及其以南地区,花曲柳窄吉丁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层木质部蛀建蛹室开始越冬,第2年有1个化蛹、羽化高峰。在辽宁省本溪市也为1a1代,但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蛹室或蛀道里越冬,老熟幼虫比例约占90%,相应地第2年有1大1小两个成虫羽化高峰期。在吉林省吉林市有一部分虫体完成1代需要多于1a的时间,可能为1a1代和2a1代混和发生区。在纬度较高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生1代需要2a时间,幼虫发育需要经历2个冬季。随着纬度的增高,花曲柳窄吉丁越冬幼虫中有低龄幼虫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老熟幼虫的比例逐渐减少的趋势。吉丁虫类昆虫(包括花曲柳窄吉丁)可能为异动态昆虫,其幼虫阶段越冬可能为其化蛹所必需。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B.t杀虫剂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毛虫 ( Dendrolimus spp.)是我国第一大森林害虫 ,其中马尾松毛虫 ( D.punctatus( Walker) )占很大比例。由于苏云金芽孢杆菌 (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简称 B.t)杀虫剂对松毛虫的危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因此在松毛虫灾害的治理中 B.t杀虫剂倍受重视 ,并广为推广应用[1] 。但在利用 B.t杀虫剂防治越冬代的松毛虫时 ,发现其防治效果不佳 ,可能是当时气温较低所致。本研究就是针对不同温度下 B.t杀虫剂对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进行的 ,旨在为利用 B.t杀虫剂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虫1999年 4月从安…  相似文献   
6.
将来自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kurstaki的杀虫基因cryIAc通过综合质粒载体pEG601,整合到松树共生细菌B.cereus(Bc752)的染色体上,得到的工程菌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有明显的杀虫活性。此综合质粒含有能在营养期表达BtcryIAc基因的强启动子、cryIAc杀虫基因、四环素抗性标记基因tetr、8.0kb的EcoRI-NcoⅠB.cereus(O147)染色体片段。将综合质粒通过电击导入Bc752中,综合质粒与Bc752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将BtcryIAc基因整合到Bc752的染色体上。通过对转化子的DNA酶切分析、PCR扩增、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Westernblot、电镜观察、毒力测定,结果表明BtcryIAc基因已经整合到松树共生细菌Bc752的染色体上,并可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7.
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是我国东北地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幼虫期的优势寄生性天敌.通过野外采集幼虫室内观察与饲养并适时在林间进行解剖分析,研究了辽宁地区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和对其寄主白蜡窄吉丁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蜡吉丁啮小蜂是一种容性群聚性内寄生蜂.在室内25℃条件下.白蜡吉丁啮小蜂从卵发育到幼虫化蛹前需要12 d,蛹期需要10 d.越冬代羽化成蜂雌雄比为0.97:1,寄主平均出蜂量为64头.白蜡吉丁啮小蜂在辽宁1 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坑道内越冬,少数跟随寄主进入蛹室内越冬.5月中、下旬林间开始有成蜂活动.其寄主白蜡窄吉丁在辽宁1 a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道内及浅层木质部的蛹室内越冬,成虫5月下旬陆续羽化出孔.白蜡吉丁啮小蜂在1 a内可3次寄生寄主幼虫,适宜寄生的寄主幼虫状态和所处位置的变化可导致寄生率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对白蜡窄吉丁的自然控制作用.白蜡吉丁啮小蜂的过冷却点-25.21℃~-24.17℃,冰点-18.98℃~-16.81℃;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26.13℃~-24.79℃,冰点-21.24℃~-19.28℃,两者在辽宁地区均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8.
花曲柳窄吉丁生物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曲柳窄吉丁是我国主要的危险性林业害虫,在辽宁主要危害白蜡属的花曲柳、水曲柳、白蜡树、绒毛白蜡。花曲柳窄吉丁幼虫在树皮下形成层蛀食危害,形成扁圆形横向弯曲的虫道切断输导组织,使树木衰弱直至死亡。文章对花曲柳窄吉丁虫的危害部位、羽化高峰、产卵进程、生活习性、生活史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研究上的应用,涉及蛋白质技术、核酸技术、分子互作及生物芯片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六种Bt产品杀虫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种苏云金杆菌(Bt)产品在15、20、27℃条件下感染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试验结果比较,总体结果是Foray48B产品毒力最高,其次是苏州和科瑞森。6种Bt产品平均杀虫效果,20℃比27℃时试虫死亡率下降19.4%,15℃比20℃时试虫死亡率下降32.2%。3种Bt稀释浓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均以稀释800倍效果最好,当浓度降低1半时,平均试虫死亡率下降12.3%,当浓度增加1倍时,平均试虫死亡率下降1.6%。在20℃以下时,温度对Bt的杀虫效果影响显著,平均每降低1度,试虫死亡率下降6.4%。低温条件下,增加Bt使用剂量并不能提高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