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花椒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的木本香料,油料树种。果皮味香辣,为常用调料;种子可榨油,除食用外,工业上用途广泛。花椒具有耐旱,耐瘠,怕涝,忌风,喜温暖特性,在平原,山丘均可生长。而且管理简便,生长快,结果早,经济效益高,深受群众喜爱。但花椒育苗的种子需经过半年左右的贮藏时间,稍有不慎即造成育苗失败,影响花椒的发展。为解决花椒育苗困难,笔者曾在铜山县汉王乡汉王村五队进行了花椒秋播育苗试验,播种1.5亩,用种8.9公斤,产苗近9万株。为满足广大农村对发展花椒的迫切要求,现将花椒秋播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一、采种 当花椒果皮由绿色变紫红色时采下,将果实摊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阴干,切勿曝晒,每天翻动数次,待果皮开裂后,用木棍轻轻敲打,分批取出种子,除去杂质。  相似文献   
2.
Agroforestry是国际国内的热门课题。中国是国际公认的Agroforestry的大国,但国内中译名十分混乱,有译成农林业、混农林业,农区林业、农林复合经营体系等。讨论并统一Agroforestry的中译名,不仅是一个学术名词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学术概念与学习内涵的统一,也关系到农、林混作地区林业事业的长期稳定和林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国际农林业研究会(ICRAF)对Agroforestry作了这样的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制度的复合体系,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复合系统的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个权威定义,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1)这是一种有目的地使农业与林业、牧业在同一块土地经营的种植制度,(2)在这种种植制度的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方面的关系。 1989年秋季,在林业部委托中国林科院举办的黄淮海开发林业技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主张把Agroforestry中译名译成“农用林业”,与此同时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的学术刊物《泡桐》已更名为《泡桐与农用林》。对此,我们提出不同看法,与同行专家商榷。我们认为这个译名是不妥的,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江苏省北部,总面积11232平方公里,境内以平原为主,丘陵岗地占总面积的5%.本文在具体阐述了林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对徐州市林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布局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最后提出了林业发展的六条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网格农田防护林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小网格农田防护林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效益,经系统连续观测与统计分析表明,与原有泰山青杨林网相比,蓄积增益幅度达297~399%,经济收益增加3.86~5.56倍,还使胁地减产区面积由9.4%缩小到1~2%;农桐间作作与单一农作物栽培群落相比,抗御干热风能力提高了7~20%,每亩每年平均增收49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