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3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测定了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云南红豆杉(T. yunnanensis)、东北红豆杉(T. cuspidata)、南方红豆杉(T. chinensis var. mairei)和曼地亚红豆杉(T. media cv Hicksii)等5种红豆杉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光合与呼吸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计算了释氧固碳量和降温增湿量,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红豆杉的生态效益存在差异,降温增湿和释氧固碳能力均以曼地亚红豆杉最强,南方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次之,东北红豆杉和中国红豆杉相对较弱。应加强红豆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以充分发挥红豆杉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三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年(2004~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坡岸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赵广琦  崔心红  张群  朱义 《园林科技》2010,(2):23-29,33
以上海市崇明生态岛的杜鹃河坡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岸技术在城镇生态型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岸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在生态型河道中采用植物护岸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型河道的植物护岸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4.
河岸带植被重建的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市崇明生态岛的杜鹃河坡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岸技术在城镇生态型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岸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在生态型河道中采用植物护岸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型河道的植物护岸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5.
从防护林构成和建设过程等方面,分析了上海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总结了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存在的问题,针对各类防护林建设面积、树种选择、林分结构优化和低效林改造技术,探讨了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建设对策,为长三角地区海岸带防护林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a(2004年~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用常规方法调查了上海沿海防护林中具有代表性的7个林带:欧美杨、杂交柳、杜英、水杉、柳杉、池杉、东方杉林的林分基本特征,并对林下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杜英和东方杉林因林龄太小无法比较外,其他5种林分的生长快慢依次是:欧美杨、杂交柳、池杉、水杉、柳杉;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7种林分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也不同,表现出林龄大的比林龄小的改良效果好,水杉林的土壤改良效果最好,欧美杨树林的土壤改良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泥堆肥对12种花灌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堆肥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了污泥土地利用对12种花灌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堆肥的不同用量处理与对照相比,12种花灌木的株高、冠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用污泥堆肥的株高比同期的对照处理增长了13%~28%,冠幅增加了26%~48%;处理量5.0%是各花灌木生长的最佳投放量。污泥堆肥使它们的开花、结果习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提高它们的开花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耐冷的山茶品种。[方法]研究正常温度(25℃)和低温胁迫(-10℃)条件下山茶品种部分耐冷生理指标(叶片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耐冷山茶品种在冷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不耐冷品种,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均大于不耐冷品种。这表明叶片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可作为山茶品种耐冷性的筛选指标。[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山茶耐冷品种的进一步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林植物的耐冷筛选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正常条件和盐胁迫条件下13个芍药品种部分耐盐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盐品种在盐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上升值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值均比不耐热品种高,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芍药品种的耐盐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生理指标均可作为芍药品种耐盐筛选指标体系,并从13个品种中筛选到4个耐热芍药品种,分别为‘粉玉奴实生苗3’、‘奇花露霜’、‘银边红阁’、‘红盘彩球’。研究结果也为其他园林植物的耐盐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