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循环养殖系统中设置四种溶氧水平,分别为7.05、8.82、11.84和15.80 mg/L,其中8.82 mg/L为对照组,对虹鳟幼鱼(体长13.0-18.5 cm)的代谢水平及生长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养30 d后7.05mg/L的低溶氧使虹鳟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下降,11.84和15.80 mg/L溶氧下饲养的鱼耗氧率明显增加,15.80 mg/L使鱼的排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11.84和15.80 mg/L组虹鳟幼鱼在24 h内都具有高的代谢水平。随着溶氧量提高,虹鳟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随之升高,表现出生长指标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北省蔷薇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其资源价值及利用状况。河北省蔷薇科野生植物共有28属,122种,32变种,7变型。论述了河北省蔷薇科野生植物的主要用途、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瓦房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暨海水池塘生态健康养殖项目中总结的经验,探讨海水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对改变目前海水池塘养殖生产的产量低、海参生长缓慢、池塘利用率低等现状起到积极作用,为广大水产养殖业者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溶氧条件下(7.05±0.47、8.82±0.58、11.84±1.22、15.80±1.50 mg/L)虹鳟Oncorhgn-chus mykiss(体长13.0~18.5 cm)的生长、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及消化吸收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溶氧条件下,虹鳟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及消化吸收率存在差异,表现为随着溶氧的升高,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及消化吸收率也随之升高,即在试验溶氧范围内,高溶氧有利于虹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能提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参健康养殖的发展,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可以调节海参体内微生态环境、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同时还可以起到调控水质的作用。基于此,对微生态制剂在海参养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海参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青浦区河道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浦区河流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方法]对青浦区5条河流浮游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物种优势度及多样性阈值对其进行评价。[结果]青浦区5条河流浮游动物共18种,优势种为广布多肢轮虫、长肢多肢轮虫及裂足臂尾轮虫,丰度组成以广布多肢轮虫、长足轮虫为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阈值评价结果表明,青浦区河流处于轻~中污染水平,河流浮游动物多样性较好。[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青浦区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枣营养成分丰富多样,枣中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作用,而黄酮是金丝小枣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通过对金丝小枣中黄酮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研究,发现金丝小枣中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增加稳定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对牛肉、牛奶和其他畜产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牛的养殖业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尤其是牛的各种突发疾病,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瘤胃积食症有"高发,高致命性"等特点,对它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一定要重视,切实解决农民的这一核心问题,才能有效地继续向前促进肉牛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9.
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随之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何从海参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出发,提高饵料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混养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海参的混养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广海参的混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刺激前应用盐酸羟考酮观察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和血液中NO及P物质浓度的变化,探讨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的作用机制。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空白对照组(A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 L;福尔马林模型组(B组)用微量注射器抽取5%福尔马林100μL注入大鼠右侧后爪掌心皮下致痛;盐酸羟考酮致痛前给药组(C组),福尔马林致痛前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0.2 mg·kg-1;盐酸羟考酮致痛后给药组(D组),福尔马林致痛后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0.2 mg·kg-1。致痛后1,10,20,30,45,60,90 min观察动物疼痛行为改变,以累积疼痛评分评定疼痛行为。致痛后90 min用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心脏采血3 m L测定其NO及P物质浓度的变化。根据大鼠行为学改变及疼痛评分的结果显示,本试验造模成功。疼痛评分值:致痛后10 min,C组比B组明显减小(P0.05);60~90 min,C、D组与B组比较明显减小(P0.05)。血液标本中NO浓度C、D组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中P物质浓度C、D组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和D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大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致痛前和致痛后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效果与降低血液中NO及P物质的浓度相关,二者比较,致痛前30min给药即超前镇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