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赵成甲  魏鑫 《林业科技》2010,35(4):62-64
在西宁地区采用复因子设计,将不同品种沙棘种植于不同种肥用量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般肥力条件下,楚伊大果沙棘在其株高、地径等生长指标的测定中均高于中华、向阳品种。在300kg/hm^2。的施肥水平下,大果沙棘的苗期株高生长量最大;品种和磷酸二铵的不同施肥量互作极显著;楚伊沙棘在低肥条件下生长量大,向阳和中华在高肥条件下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2.
大黄作为一种集药用、保健、化妆品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优势资源,需求量迅速增加,但由于掠夺式采挖,造成了野生大黄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通过研究大黄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生产技术及管理措施,初步探讨了野生大黄资源的科学种植方案。  相似文献   
3.
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的县份,干旱、洪水、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都同森林植被少有关。虽然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9%增加到现在的30%,但干旱地区覆盖率仍在10%以下。分析其根源,主要是造林成活率低,这也是湟中县林业建设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湟中县连续春旱严重,造林成活率逐年下降,面对这种状况,如何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4.
加强湟中县干旱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采取科学制定规划设计 ,集中力量培育优质壮苗 ,强化整地意识 ,落实科技保障机制 ,加强林地管护等一系列抗旱措施 ,达到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加快湟中县生态环境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5.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全省深居内陆,地势高耸,相对高差大,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干燥、少雨、多风、寒冷、缺氧、日温差大,垂直变化明显。全省年降水量264毫米~592毫米,属干旱半干旱类型。  相似文献   
6.
青海云杉是森林更新、荒山造林和庭院绿化的重要乡土树种,深受群众欢迎。青海云杉属浅根性,生长初期缓慢,常规育苗成活率只有60%.70%左右。ABT生根粉是一种广效、广谱复合型生根促进剂。用ABT生根粉处理云杉苗木,可以提高苗木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强酸的活性与根系活力,使受伤的苗木根系迅速恢复长出新根,形成发达根系,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增强抗逆性,生长茁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