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引种火炬松、湿地松人工林的投入与产业出进行分析价,并在评价基础上,提出火炬和湿地松人工林的材种经营最佳密度与期限。  相似文献   
2.
结引种火炬松、湿地松人工林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分析评价,并在评价基础上,提出火炬松和湿地松人工林的材种经营最佳密度与期限  相似文献   
3.
火炬松和湿地松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龙里林场,始建于1957年,是以营造马尾松为主的用材林场。27年来已造马尾松林近十万亩,现大部为中成林,生长良好,每亩平均蓄积量为5.6m~3,年平均生长量0.4m~3,有的林分即将主伐。为了选择马尾松采伐后的更新树种,从1973年起,先后五次引进火炬松和湿地松种子育苗造林,并与马尾松进行对比试验。现已造国外松林450多亩,多数幼林均已郁闭。74年造的湿地松,现平均高9m,平均胸径14.1cm,年均高生长0.9m,年均径生长1.4cm,生长量比马尾松将近大一倍,个别株已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4.
5.
龙里林场具有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与火炬松原产地相比,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日照时数和雨量较少,年均温接近。龙里林场亦是国内除昆明外引种火炬松海拔最高的地点,引种结果表明;与乡土树种马尾松相比,生长表现较优,适应性较强,林分出材率较高,生物量构成较合理。第2代幼林较第1代更好,与国内各生物气候带的引种表现相比较,亦位居前列,文章从生长节律、光合特性,环境等方面讨论了火炬松生长表现优于马尾松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黔中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云南松及黑松的光合日进程、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二氧化碳的日净积累量,光一光合强度曲线特征、光合午间降低等光合生态特性方面的异同及几种松树的蒸腾强度、耗水量、针叶自然失水过程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松树的遗传基础不同;并指出该地区引种湿地松和火炬松较马尾松效益高及该地区不宜引种黑松和云南松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Piunselliottii EngIm)和火炬松(Pinus taeda Linn)原产美国东南部各州,我国早在三十年代开始引进,据引种较早的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观察记载的资料,一般生长良好。我们于1973年开始引种育苗,1974年初第一次造林,1974年和1975年继续引种,现造林约一百亩。  相似文献   
8.
黔中地区秃杉引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秃杉引种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得出在黔中地区的龙里林场栽植秃杉保持了它的速生性,其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黔中地区建立坑木和纤维和材基地树种选择作参考,对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三树咎调查结果,湿地松和马尾松商品材出材率接近,但湿地松树皮率较高,营林成本:马尾松大于火炬湿地松,湿地松大于火炬松,营林周期不宜超过25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