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寻找河蒴荛花对山楂叶螨的作用方式及其活性成分,试验对其活性流分WCME 11进行了扩散作用的研究,并测试了其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WCME 11的刺激扩散率在浓度为0 125mg/ml时最高,累计扩散率为44 26%。0 125mg/ml和0 06mg/ml的扩散高峰在2~24h;0 03mg/ml、0 015mg/ml和0 007mg/ml的扩散高峰在24~48h。即WCME 11使用浓度在0 06mg/ml以上时,由于扩散高峰在杀伤力很大的时间范围内,不会因为扩散作用而引起再猖獗现象,显示了植物源农药的多方位作用的优势。而总生物碱对山楂叶螨各虫态无明显作用,初步证明其活性成分不属于生物碱类。本试验为河蒴荛花活性成分的寻找和作用机理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对我国林业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种,具有繁殖力强,扩散范围广的特点。为探究松材线虫的发育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不同虫态松材线虫发育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富集分析。利用LC/MS技术检测了松材线虫代谢物中的蛔甙成分及含量。结果显示:繁殖型和扩散型虫态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滞育和发育调控相关。繁殖型虫态的daf-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扩散型松材线虫,扩散型LIV期线虫的daf-12、daf-2及daf-16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繁殖型松材线虫。Ln和LIII的蛔甙成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繁殖型松材线虫短链蛔甙asc-C3、asc-ΔC7含量显著高于扩散型松材线虫,长链蛔甙asc-C9含量低于扩散型松材线虫。推测松材线虫DAFs基因与蛔甙可能参与松材线虫扩散型虫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线虫是一类低等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因为线虫通常生活在土壤或寄生物中,没有适宜的视觉或听觉系统,接收环境信号的重要途径就是借助于其精细的化学感受系统.研究表明,线虫能够通过识别挥发性物质来引导一系列行为:取食、交配、产卵和驱避有毒物质、避免高种群密度等.目前,对线虫化学感受机制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综合近年来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发育调控机制、寄主识别机制、化学感受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和线虫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源杀螨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食性螨类在世界各地的农作物上都有发现,具有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以及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公认的很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目前中国的农药市场上所用的杀螨剂大多依赖进口,进口杀螨剂的费用占总进口农药费用的88.8%.  相似文献   
5.
河朔荛花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食性螨类在世界各地的农作物上都有发现,具有个体小、繁殖快、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螨类对作物造成的损失,在过去30年有了明显的增加,主要原因之一是使用非专一性杀虫剂。这些杀虫剂往往杀螨活性并不高,在杀螨的同时也消灭了螨类天敌。其次,螨类对原有杀螨剂能迅速产生抗性(唐除痴等,1998)。因此,使用选择性新型杀螨剂成为防治植食性螨类的主要措施。从环保角度考虑,杀螨剂也必然朝着生物农药及昆虫激素型农药方向发展。植物源农药具有广谱、低毒、安全等优点,许多植物中含有杀螨活性物质,植物源杀螨剂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河朔荛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