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西北旱区包括朝阳、阜新地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太阳辐射能量约135千卡/cm~2,日照时数2400~3000小时,有效积温3200~3400日度,年降雨量500mm左右,由于雨量分布不均,形成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土壤多为棕色森林土、褐色土,山脚下也曾出现过沼泽,甚至形成草甸土。  相似文献   
2.
油松地理种源试验研究苗期变异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是绿化荒山荒地、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油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很广,由东经103°20′~124°45′,北纬3l°00′~43°33′,达12个省(区),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所以,油松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为研究油松地理变异的规  相似文献   
3.
从1978-1990年间,据油松受松干蚧为害后的表型特征划分受害等级,对松干蚧无肢若虫显露量的变化,受害树生长及其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幼林受害过程和抗性优树的选择等进行了研究,油松受松干蚧为害后可划分4个等级,各级间株率呈9:3:3:1的比例关系,与立地条件无关,各级树生长及若虫显露量相关不紧密,以I级树生长最好,且无受害症状,油松10龄左右若虫寄生量达最高峰,受害症状充分显现,此时不显症状,油松  相似文献   
4.
李世杰  赵鸿宾 《林业科学》1994,30(4):306-312
通过对黑松、赤松、油松及其种间自然杂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比较、主分量分析及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在日本松干蚧疫区,选择出“黑赤松”和“黑油松”两类种间自然杂种,它们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均高于同龄父、母本和对照(樟子松)的38%以上。10龄左右种间自然杂种的松干蚧危害表症率为0,而对照油松、赤松则分别为22.92%和30.77%。该2杂种的引种范围可达辽宁中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5.
李世杰  赵鸿宾 《林业科学》1997,33(4):307-320
本溪和辽阳两处的油松全分布区地理种源试验林处于日本松干蚧疫区,研究抗蚧性差异是油松种源试验内容之一。在8龄林时观察了松干蚧虫显露数量;在10龄林时依四个等级的标准,逐株树划定受害等级,研究油松原林对日本松干蚧的抗性地理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的抗蚧性差异极显著,以适应性、生长性和抗蚧性的综合评价,选出遵化、黄陵、宁城、承德、泰山、迁西、黄龙、绥中等8个种源抗日本松干蚧的油松优良种源,其抗性树株率平均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骨干,要改变朝阳地区的自然面貌,恢复生态平衡,必须尽早完成绿化任务。但是建国后的1949—1979年,国家给朝阳地区造林投资5744万元;造林1910万亩,只保存623万亩,约占造林面积的1/3,平均每年保存约20万亩。不仅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而且生长率也低。总起来说是绿化效率低,可说是进三步退两步,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延误了绿化时间。  相似文献   
7.
8.
一、前言辽宁南部的油松,受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uana)的为害严重,现已波及8个市22个县(区),受害面积达150余万亩,其中因受害死亡而全部砍伐的有80余万亩。松干蚧是一种虫体小、繁殖力强、蔓延快的毁灭性害虫。其蔓延速度平均每年前进10余公里,从旅顺老铁山发起,34年间前进400公里左右,直取辽宁东北,威胁辽西。受害树的侧枝下垂,甚者树干弯  相似文献   
9.
油松林分遭受日本松干蚧(简称松干蚧)为害后,植株个体间的表型特征差异很大。可以依据侧枝下垂、主干弯曲等受害症状,明显地划分为4个等级,其具体划分标准见“油松对日本松干蚧的抗性与树木生长的关系”(《辽宁林业科技》1988.1)。松干蚧以很小的虫体,寄生于油松等寄主枝干的皮缝中,靠口针刺入韧皮内部,吸收营养。以3龄枝段的寄生数量最多。一年2代,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两次显露。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趋势面分析油松种源各性状地理变异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对本溪试验地油松种源试验林各地理种源的形态性状、适应性状、生长性状特征的地理变异趋势进行分析,揭示出各性状变异受经纬度双重影响,且具有不连续性,而在局部也有连续性和随机性变异的特点。文中分析指出,油松全分布区的东北部、中部和东部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快,是辽宁省油松优良地理种源选择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