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开展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inn,又名Noni)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DNA提取方法能获得质量好,纯度高的海巴戟DNA。应用12对引物对78份海巴戟种质的SRAP分子标记扩增,共获得11 15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 792条,多态性为33.99%,种质间具有很好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为0.66时,78份海巴戟种质可归为2类,即海南本地种和西沙群岛种聚为一类,其余种质则聚为另一类;以0.86为阈值,78份海巴戟种质材料可聚为6类,从上至下依次是:万维2号种、新加坡种、大溪地种、万维1号种、海南本地种、西沙群岛种。其中,大溪地种和万维1号种的相似度较高,可以推断这2个种质亲缘关系较近,新加坡种与万维2号种的亲缘关系次之。  相似文献   
2.
‘万维1号’是从美国夏威夷大岛引种,采用选择育种方法经选株、选果、选种、选苗、实生苗繁殖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早产、高产、稳产、优质、抗递性强等特性。适于在海南岛的南部和西部、永兴岛等偏热带地区尤其是海岸线盐碱地区营建果园兼海防林,生产果实供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田间和室内相结合,固定植株跟踪观察的方法,对海巴戟(Noni)开花习性与授粉方式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海巴戟在海南周年开花,开花的数量和质量一年四季有所不同,开花盛期为每年的4-7月.每朵花从开放到凋谢的时阃平均2d,开花高峰期在每天清晨9-10h,下午也有开花,授粉后花辩掉落.单花序从初花至尾花开放持续时间平均42d,平均开花数20朵,海巴戟授粉方式为自花授粉.文中就双受精对海巴戟果实膨大的影响,花器结构对授粉方式的影响等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海南粗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南粗榧(Cephalatazus mannii Hook.f.),为三尖杉科(Cephalotazn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s)植物,主产海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因其材质优良和卓有特效的抗癌效果而屡遭砍伐及毁灭性利用,现已处于濒危灭绝边缘。近年来,系统研究了海南粗榧种群生物生态学特征等内容,探讨其致濒机理,以求达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海南粗榧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低,是海南粗榧濒危的内因;而破坏性开发,生境破碎化,台风袭击,动物对果实种子的侵食等,只是其濒危的外因。因此对海南粗榧仅就地保护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不同繁殖方式复壮和迁地保护,以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及利用资源量,提高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南岛无核'是从海南琼北雷虎岭地区荔枝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5 g,无核率95%,可食率86%;果皮浅红色,裂片峰锐尖,缝合线明显;果肩-斜-隆起。果肉厚且凝脂晶莹多汁,脆爽醇香;可溶性固形物16.40%,总糖14.70%,总酸0.22%,维生素C 310 mg·kg~(-1),品质优。高产稳产,适应性强,6~10年生单株产量23.3~35.6 kg。  相似文献   
6.
正‘南岛无核’是从海南琼北雷虎岭地区荔枝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无核新品种。其无核率达90%,丰产性好,品质优良。1989—1995年,取其枝、芽为接穗,经过筛选砧木嫁接育苗,在海口市永兴镇建立种植园进行评价和比较。1995—2013年在海口市、文昌市、临高县、澄迈县、屯昌县和定安县等地开展区域和生产试验,与无核母株相比,无核率和单果质量均有提高,经济性状稳定。2013年10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7.
海巴戟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6份海巴戟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生物学性状、农艺学性状、SRAP分子标记等遗传多样性数据,采用逐步聚类法,开展海巴戟核心种质构建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巴戟核心种质的最佳构建方法为Average系统聚类,G策略取样,15%的组内取样比例。应用该构建方法初步构建了由21个不同种质株系构成的海巴戟核心种质,该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海南粗榧(Cephalataxus mannii Hook.f.),为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us)植物,主产海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因其材质优良和卓有特效的抗癌效果而屡遭砍伐及毁灭性利用,现已处于濒危灭绝边缘.近年来,系统研究了海南粗榧种群生物生态学特征等内容,探讨其致濒机理,以求达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海南粗榧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低,是海南粗榧濒危的内因;而破坏性开发,生境破碎化,台风袭击,动物对果实种子的侵食等,只是其濒危的外因.因此对海南粗榧仅就地保护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不同繁殖方式复壮和迁地保护,以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及利用资源量,提高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引种观察表明,夏威夷大岛1号萝梨果形端正,果实大小适中,易成花,结果早,坐果率高,抗逆性强,出汁多,稳产丰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