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是人类所希望的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无污染的土地.  相似文献   
2.
肿腿蜂、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探讨利用肿腿蜂和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幼虫。室内试验,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3龄幼虫寄生率100%;对4龄幼虫25%,对5龄幼虫无寄生效果;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和肿腿蜂带粉拟青霉对4~5龄幼虫寄生死亡率分别为87.50%和90.63%。用肿腿蜂进行林间放蜂防治试验,以2次/年,每次100头/株,可防3龄以内皮下幼虫,防治效果为86.02%。林间释放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Z28+粉拟青霉Z26)混合菌,以2次/年,每次100头/株,防治效果最佳为91.34%,可防皮下和木质部幼虫。肿腿蜂带粉拟青霉Z26,2次/年,每次100头/株,防治效果为85.60%,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Z28,1次/年,每次200头/株,防治效果为72.44%。  相似文献   
3.
柠条豆象Kytorhinus immixtus Motschulsky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多为一年发生1代。部分幼虫有滞育现象,少数幼虫滞育时间长达3年或更长。幼虫共5龄,成虫羽化盛期基本和柠条荚果幼英盛期一致,幼虫在林间为负二项分布,用有效积温预测发生期和有效基数预测发生量、较为符合实际。最佳防治期是成虫羽化高峰期,也就是柠条幼荚盛期。用50%的杀虫快油剂1份加柴油4份,进行地面超低量喷雾,林间防治效果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我国森林病虫灾害的发生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剖析灾害形成的原因入手,探讨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在林逆行演替、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等客观因素,以及现实工作当中存在的某些主观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提出了我国90年代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柠条坚荚斑螟Asclerobia sinensis(Caradja)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危害柠条荚果和种子的重要害虫。在内蒙古地区一年1代,个别一年2代,以5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成虫羽化盛期与柠条幼荚盛期一致。多数幼虫有转移危害荚果的习性。幼虫在林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用有效积温、物候法预测发生期,用有效基数预测发生量较为可靠。用40%的氧化乐果油剂和柴油1:4的药液于成虫羽化盛期超低量喷洒,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沙尘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48个基本气象站沙尘暴及相关资料分析得出,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沙尘暴的因素,不仅有风速、大风持续时间与频率等动力因素,亦有物质组成(颗粒)、植被盖度、土壤含水量等下垫面因素。沙尘暴并非单一天气现象,而是天地碰撞的产物,人可通过干扰"地"而影响沙尘暴。文中提出一些观点可为研究区域沙尘暴成因,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球孢白僵菌加增效剂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光肩星天牛 (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虫生真菌以其安全有效 ,容易大量生产等优点 ,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应用潜力。但虫生真菌在野外对温、湿度要求严 ,耐贮性差 ,对害虫致死慢 ,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和商品化生产。为克服上述缺陷 ,提高其致死率 ,我们通过近 5年的试验 ,  相似文献   
8.
柠条坚荚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锦鸡儿广肩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nae(Liao)在内蒙古西部,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种子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世代重叠。成虫羽化当天交尾、交尾当天或第2天产卵,一般产卵5—8粒。幼虫共5龄。周期距法、物候法、有效积温法预测发生期较为准确;在环境因子、种群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用有效基数预测发生量也较可靠。幼虫林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最佳防治时期为第1代成虫盛期,用50%杀虫快乳剂加水1:4超低量喷雾效果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逐步开展了起来。先后贯彻了“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广泛发动群众,采用了各种防治措施,积极进行科学试验,不断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十四年来,取得很大成绩。一、建立了一支专业队伍,形成了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四十年来,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完善,目前已经建立起包括生产、科研、教育在内的一套机构,初步形成了从自治区到基层国营林业场圃的防治体系。除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外,全区8盟4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以及50个旗县、19个旗县级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