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洛宁县是河南省有名的产竹县,素有“绿竹之乡”美称,竹制品被誉为“河南竹器”。据历史记载,洛宁竹子3000年前已有广泛分布,以淡竹为主。根据历年来的试验研究,总结了竹林浇水、施肥、培土、垫埂、抚育管理、病虫防治、合理采伐等一整套北方竹林丰产栽培技术。对当前竹林管理,加工利用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县地处山区,因为不产煤,长期以来能源缺乏。广大群众不得不化费大量劳力搞燃料,解决烧柴问题。这也是我县天然次生林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个问题不及早解决,就不能腾出大量劳力从事其它建设。1955年我县引种刺槐造林以来,人工造林面积迅速扩大,据调查至1981年底,全县  相似文献   
3.
茅栗 Castanea Seguinii Dode 和板栗 C.mollissima Bl.是同属植物。两者栗实虽然都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都可供炒食与煮食,但茅栗栗实个小,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而板栗栗实个大,经济价值高。为提高经济效益,洛宁县林业局自1983年以来从茅栗改接板栗研究,嫁接后接口愈  相似文献   
4.
河南洛宁淡竹林分结构与合理经营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1978年以来,在河南省洛宁县调查的108个标准地材料整理而成。文中分析比较了淡竹三种经营类型林分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淡竹林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竹林的年龄结构、林分密度和叶面积指数。在竹林经营管理上,由于不合理的采伐利用,导致竹林结构的破坏,竹株更新能力逐渐衰退,因而当前淡竹林的产量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根据调查分析数据,文中提出了改善林分结构的措施以及合理经营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 竹子,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它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成材期短、材质柔韧,同时姿态挺秀、四季常青,自古至今都为广大人民所重视.常常用来绿化庭园,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加工成各种竹器,为人们所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竹材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全省年需竹材4000多万斤,毛竹90多万根,而全省年产竹材仅400万斤,远远赶不上消费的需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不  相似文献   
6.
<正> 以北方"杉木"著称的金丝楸干形通直,木材细致,生长迅速.但由于种子难得,发展缓慢.我们用一年生条进行了扦插育苗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一、试验概况试验地为褐色粘土,土层厚二米以上,PH7左右,比较肥沃,有灌溉条件.土地深翻30厘米,打碎土块作成高25厘米,宽80厘米的垄床,垄距30厘米.  相似文献   
7.
洛宁淡竹笋期生长规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宁是河南省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主要产地之一。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东经111°08′—111°50′,北纬34°08′—34°38′。年平均气温13.7℃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21.3℃。全年无霜期216天左右,年降雨量613毫米,林地内多为冲积褐土,pH值7.5—8.0。  相似文献   
8.
淡竹是洛宁的特产。全县竹林面积有七千余亩。为摸索淡竹丰产措施,给生产提供依据,我所六三年至八○年,先后进行了竹林浇水、施肥、培士、防治害虫等试验研究,两处试验地亩产竹,分别由180.0斤提高到4124斤和由2120斤提高到7435斤,增产129.1%和250.7%。现小结  相似文献   
9.
<正> 黄土丘陵区的特点是气候干燥,土壤瘠薄.这个地区种什么树好,这是多年来林业工作者研究的问题之一。1955年以来,洛宁县几个国营林场在这些地区营造臭椿、榆树,播种苦楝、山杏、栎类等,大部分造林失败,存者生长也很弱,而营造的刺槐获得成功,所以,以后就大面积发展刺槐。刺槐虽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但在这样的条件下,每逢旱季常造成大部分植株落叶.十几年只能成小径材。以树干解析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