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2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9个功能指标,对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36.66亿元·年-1。其中,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3项功能价值量最大,分别占该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34.94%,30.45%和29.00%;阔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最大,占该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37.54%。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阔叶林在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中具有突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2个居群下的7个新疆野苹果群体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群体抗寒性进行测定,并与电导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巩留和新源2个居群内群体间的半致死温度差异不显著,2个居群间的差异显著,巩留居群的半致死温度显著低于新源居群,证明巩留居群的抗寒性高于新源居群。电阻抗图谱法单-DCE模型中6个参数(τ,ψ,r,r1,re,ri)中,r1,re,τ3个参数可以得出供试样品的半致死温度,其中r1,re所得的半致死温度与电导率法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参数r1,re适用于新疆野苹果的抗寒性测定。电阻抗图谱法(EIS)与电导率法的抗寒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新疆额河流域两种野生杨树萌蘖苗叶片的气体交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额河流域天然林内苦杨(Populus laurifolia)和银白杨(P.alba)的3个年龄的自然萌蘖更新苗,于2006年的6-8月间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并分析了2种杨树的光合及相关气体交换特性(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a)、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结果表明:6-8月间,2种树木叶片的Gs随月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的2种杨树苗叶片Gs的日变化基本上表现出单峰和双峰型的趋势.其中,苦杨在6月的Gs日变化为双峰型,7、8月份为单峰型,且均在11:00时左右出现最大Gs值;银白杨在6和7月G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最大Gs值出现在11:00时和13:00时.选择最大气孔限制时段内15:00时的La值进一步比较2种杨树光合生理特性,其中,Tr在6,7月均受La的限制,且对苦杨的蒸腾限制性要高于银白杨;而Pn和WUE均不受La的影响.到8月,当苦杨的La大于0.3时,其叶片的Pn就受到明显的抑制,而银白杨的叶片由于不耐干旱均已脱落.总体上,苦杨自然萌蘖更新苗要比银白杨对自然干旱的适应性强,这可能是苦杨在额河流域比银白杨自然分布范围广的原因之一.未来气候或人为截流引起进一步干旱后,苦杨可能会比银白杨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经度天山云杉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新疆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的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将各地点划分为低、中和高3个海拔范围,比较不同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的差异;分析主要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50 m间隔)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点3个海拔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天山云杉林分平均胸径和最大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单峰型的变化趋势;尽管不同经度位置天山云杉林分布的海拔上下限范围不同,但各个位置天山云杉林分的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都可以用二次曲线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5.
天山云杉等主要树种蒸腾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方法、仪器设备及基本过程 1.1 蒸腾作用 选用快速称重法.该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接近树木实际值.  相似文献   
6.
植物功能性状可以用来推断植物生活史策略,反映生态系统功能。为了研究天山北坡4种栽培杨树适应环境的生态策略差异,对其主要功能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杨树的叶片大小、叶片厚度、叶干物质含量、茎皮厚度、木材密度和根、茎、叶全N,P,K含量均差异显著;但4种杨树间比叶面积差异不显著;新疆杨单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最大,胡杨叶片厚度和木材密度最大,钻天杨茎皮厚度最大;4种杨树的叶片N含量均显著高于茎和根,茎和根的N和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除胡杨外,其他3种杨树叶片P含量均显著高于茎和根,K含量在4种杨树的根、茎、叶器官中表现不一致;钻天杨根、茎、叶的N,P,K养分含量都相对较高,俄罗斯杨的根、茎、叶的N,P,K养分含量都相对较低。4种杨树功能性状不同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新疆天山野果林建群种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光合生理特性,对于该种群保育及其生态功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测定新疆新源天然野果林中不同径级64株新疆野苹果南向枝条上部叶和下部叶饱和光强下的净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s)和比叶面积(SLA)。结果表明:随着径级增加,上部叶和下部叶的Aarea、Amass显著增加。gs随径级的增加先增加再降低,在径级Ⅲ(树干0.5 m高处直径25~35 cm)时达最大。上部叶比下部叶有着高的Aarea、Amass和gs。回归分析表明:随着树干直径增加,Aarea和gs呈二次多项式增加,Amass呈线性增加。SLA随径级增加变化不显著,上部叶SLA显著低于下部叶。上部叶的Aarea高于下部叶,但由于SLA显著减小,在Amass上两者差异减小。随gs增加,上部叶Aarea呈幂函数增加,下部叶Aarea呈二次多项式增加。   相似文献   
8.
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65科259属551种,与西北其它荒漠地区相比,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该区维管束植物科的组成以寡种科和区域性单种科为主,占总科数的66.2%,菊科、禾本科等较大科仅占总科数的15.4%,但所含物种数达到63%,在本区植物种的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属的组成以小型属和区域性单种属占优,占植物总属数的94.6%.植物生活型以地下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到40.1%,其次为一年生植物,为35.8%,这种组成比例与科克苏湿地的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种子植物分属于11个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地中海与西亚、中亚和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反映出该区植物分布的北温带性质,同时与地中海、西亚和中亚植物区系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天山云杉(Picea screnkiana var.tianschanica)天然分布区的下限海拔1450~1800m,进行速生丰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灌丛地横向割灌,纵向割灌和丛植3种处理效果显著;灌坐地和欧洲山杨(Pupulus tremula)皆伐地采用大穴整地和丛植,这2种立地类型15a生的天山云杉幼树树高分别比CK高出40.0%和46.5%,天山云杉在不同立地类型高生长的优劣顺序为灌丛地  相似文献   
10.
非木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解决我国天然林区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冲突的重要途径.根据额尔齐斯河河谷天然林区的实际情况,开展黑加仑的栽培试验、四翅滨藜引种试验、林区枯倒木资源栽培香菇试验和盐桦异地保护与组培试验的初步研究,以期为本地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林牧业的协调发展和林区经济持续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