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郭江 《山西果树》2006,(2):47-48
多年以来,核桃在河北省迁安市一直采用实生苗栽培,其质量和效益受到了较大影响。2004年,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了核桃双刃刀具方块芽接技术,取得了第1年播种。第2年嫁接并出圃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就可预防。养禽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本分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郭江  孟谦文  杨云江 《蔬菜》2016,(7):41-42
为发挥吐鲁番地区热量资源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优势,经过不断实践总结,推广了多种形式的多熟制间作套种技术,并取得明显的效益和成果,但是尚未打破一年两熟制的基本模式,在一年三熟种植方面,有待进一步去探索。  相似文献   
4.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不同供试品种的茎叶夹角与株型特征密切相关,随着株型紧凑型增强,该参数值增大;在生育后期,不同株型玉米品种LAI各密度下大体表现为GY115较高,ND108次之,ZD958较低。随着密度增加,各品种LAI增大,紧凑型ZD958植株下位叶片的衰老速率相对减慢。供试品种群体中、下部1 d内各测定时期光截获的数量随密度增加明显减少,不同株型品种相比减小的幅度依数值大小依次为GY115,ND108和ZD958。随密度增大单株干物重降低,但以ZD958降低幅度较小,ND108次之,GY115较大。不同株型品种产量对密度的反应不同,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汉江多参数水质连续自动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汉江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开发,分析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整体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硬件设计方案以及软件设计。水质参数数据经过存储和网络传送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分析,相互传输数据,实现了对汉江水质的监控和预测,为建立完备的汉江水质监测数据库打下基础,同时为有关部门对汉江水环境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柿树成龄后由于管理不当常造成早衰,降低其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研究与探讨,形成了一套丰产管理技术。1加强肥水管理1.1施足基肥每年在果实采收前的9月下旬至10月  相似文献   
7.
为给人面竹在青岛引种提供理论依据,在自然条件下,对人面竹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与当地生长的石绿竹的各种抗旱性生理指标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自然持续干旱状况下,人面竹的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生物膜透性有下降趋势。与石绿竹相比,各种测定指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采用数学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对测定的竹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人面竹与石绿竹抗旱性几乎相同,从生理指标层次上说明人面竹适合在青岛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农田节水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节水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是落实这一措施的根本保证。该文主要论述了农田节水技术的研发意义、技术研发的情况及推广趋势。  相似文献   
9.
梨木虱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木虱个体小,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基本一致,不容易被发现,防治比较困难,对梨树的危害很大。文章介绍了梨木虱的危害、虫体特征、发生规律以及生活习性,并根据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集污和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集污24、48、72、120、240 h共5个时间梯度,分析评价出污口第1、2、3、5、10、15 min和0~15 min混合水样的水质特征。结果显示: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硫化物和总磷含量分别在养殖中后期(7月21日~9月28日)、养殖后期(8月25日~9月28日)显著低于对照池塘。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总磷、硫化物、浊度分别在集污72、240 h后显著升高。以《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评价,底排污系统集污24~72 h后排出水体综合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集污120~240 h后排出水体综合污染指数劣于二级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化学需氧量。研究结果表明:底排污系统间隔1~3 d后排污10 min,可有效改善池塘养殖水体水质环境,但应避免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