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波辐射处理竹节废料制备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研究了以竹节及其炭化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和水蒸气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活化剂浓度及水蒸气流量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竹节废料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水蒸气法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活化时间7min、水蒸气流量3.1mL/min。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1012.2mg/g、亚甲基蓝脱色率165mL/g、得率52.3%。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l/45左右,得率为传统方法的2倍左右。氯化锌法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350w、活化时间5min、氯化锌质量分数4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l088.4mg/g、亚甲基蓝脱色率220mL/g、得率39.2%。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l/36,产品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率为国家一级标准的1.83倍(GB/T 12496.10-1999)。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烟杆水蒸气法制活性炭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木质活性炭性能的因素如微波辐射的功率、辐射时间、水蒸气流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辐射功率700W,辐射时间6min,水蒸气流量为3.09mL/min。利用该工艺条件所制备的木质活性炭产率为20.74%,亚甲基蓝脱色率为160mL/g,碘吸附值为l018.7mg/g。该木质活性炭的微观孔隙呈蜂窝状,并向内部延伸,同时,柱状管壁上也有微细孔,将各柱状管道连为一体。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制备的活性炭比市售一级活性炭具有更发达的微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烟杆废料制取优质活性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烟杆废料为原料,在微波辐照和传统加热下氯化锌法制取活性炭的方法.经对比实验得出,用微波辐照9min即可完成传统工艺中预热、干燥、炭化和活化4个阶段,活性炭产品的亚甲基监脱色力为170mL/g,微波辐照工艺的加热时间仅为传统工艺的1/20;用传统加热方法,炭化温度680℃,炭化时间1h,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2h,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50mL/g。2种方法制得的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均超过国家标准一级产品的指标(120mL/g)。  相似文献   
4.
升温速率对椰壳热解特性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椰壳在不同升温速率(5、20、40℃/min)下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热解机理。结果表明:椰壳热解过程主要分为脱水、快速热解和缓慢失重;对比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曲线表明,升温速率对热解失重率有明显影响,其最终热解产物的得率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减少。运用氮吸附仪测定其吸附等温线,获得不同热解温度对炭化料的孔结构,结果表明:热解温度越高,微孔越发达。使用TG曲线数据,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求出相应的活化能,失重率在0.1~0.8之间时,活化能在146~444 kJ/mol,呈“N”形变化。活化能的分布函数,反映了椰壳热解过程中不同阶段反应性能的变化规律,有助于了解椰壳的热解机理。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烟秆废料对农业环境的污染,研究烟秆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与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颇为重要。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综合利用烟秆废料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竹节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以竹节废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磷酸浓度对产品活性炭各项指标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560W、活化时间9min、磷酸质量分数4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889.0mg/g、亚甲基蓝脱色率178mL/g、得率31.0%。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1/45,产品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率为国家一级品标准(GB/T 12496.10-1999)的1.48倍。本工艺方法为竹节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