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述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必备的4个条件,即:不存在外部经济,不存在“公共品”,市场主体拥有完备的信息,不存在垄断。而林业产品恰恰存在外部经济和“公共品”这两个固有特点,除此之外,目前林业产业存在的信息不灵,一家进山收购木材等状况也影响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在这一分析基础上,讨论了林业宏观调控的特征,具体分6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体制下,林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无不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国家计划、统购统销、对林业收入的"剥夺性"分配机制(林业再生产资金转化为工业积累资金)等,这是造成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体制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70年代末以来,林业改革逐步深化,包括林业"三定"、流通体制改革、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内,构成林业新体制的主体内容。在建立社会主义林业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仍面临着许多改革的任务,重点是三方面──理顺产权关系、构造林业市场体系、重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经营观念。近几年来,在林业经济领域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现象。其中,以活立木做为商品进行转让、买卖的活动已经在一些林区中兴起和扩展,成为林业经济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林业经济理论界对这一经济现象的说法很多,诸如“森林市场”,“活立木市场”、“林木市场”、“林木买卖或转让”等等。我们认为,从目前进行的经济活动实质及其社会、经济环境判断,这种活动尚不具备称其为“市场”的条件,充其量不过是本文题目中定义的活立木有偿转让与林地租赁;或者说是活立木交易与林地使用权的限期有偿租借。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办法,是企业工资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面大,政策性强,关系到发展生产力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认真搞好。”《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在“核定所属企业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指标时,应从实际出发”。林业是一个似工非工,似农非农的独特的产业部门,如何遵照上述精神,结合林业企业的实际,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是林业企业工资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委员会于1986年4月21日至25日在意大利罗马粮农组织总部举行了第八届会议。粮农组织188个成员国的代表、粮农组织其他4个成员国的观察员和罗马教廷的观察员、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很大 ,由此划分的 5个林业经济地域 ,即东北、华北、南方、西南及西北和青藏高原林业经济区发展差别很大。经过对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状况、劳动力资源、社会发展和外资利用 6个方面共 46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分析 ,分别给 5个林业经济地域的投资环境客观评价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木材采运工业企业具有区别于其它工业企业的一些特点。我国的木材采运工业企业同世界一些国家相比,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我国木材采运工业企业的特点,是企业和上级主管单位乃至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决定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建国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