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半边莲(LobeliaSchinensis)的生物特性、生长习性以及繁育采收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方法、种子繁殖方法、扦插繁殖方法、分株繁殖方法、组织培养繁殖方法、田间管理技术以及采收加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集珠江三角洲地区229个建制镇的大样本数据进行林地集约利用评价,选取森林覆盖率、林地生产率、单位面积林木生产量、生态公益林面积比率、商品林面积比率、人均林地6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归一化法进行样本指标标准化,再结合熵权法确定指标熵值和熵权,计算得到林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显示珠三角非核心区建制镇的林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并进一步探讨促进林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2012年广东连续清查资源数据中木荷的分布为基础,按2 cm、4 cm、6 cm、8 cm、12 cm、16cm、20 cm、26 cm、32 cm、38 cm共10个径阶90株木荷样木,获取树干、树皮、树叶、树枝、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及含碳率数据,计算90个单株各器官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广东木荷平均含碳率为0.556 9,各器官含碳率排列顺序为树干(0.565 4)树叶(0.558 4)树枝(0.556 1)树根(0.548 7)树皮(0.508 8),各器官含碳率除树皮外,树干、树叶、树枝、树根差异不显著,树皮含碳率显著低于其它各器官。(2)木荷含碳率与胸径相关性不明显,胸径增加对含碳率的影响较小,天然林的含碳率与人工林差异很小,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其差异。(3)各器官碳储量占全树碳储量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4)随着胸径增加,树干碳储量比例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树枝碳储量比例为先减少后增加,树根碳储量比例上下波动,但变化不大,树皮、树叶碳储量比例减少。(5)拟合出木荷人工林胸径、D2H的碳储量模型依次为Ct=0.007 8D3.164 8,Ct=0.004 3(D2H)1.189 7,R2值依次为0.996 4,0.995 5;天然林胸径、D2H的碳储量模型依次为Ct=1.109 1 D1.511 9,Ct=0.636 3(D2H)0.597 9,R2值依次为0.911 5,0.903 5。  相似文献   
4.
以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信息源,对望云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稳定性进行评价。基于面积信息守恒评价法、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和移动窗口法确定了分析的适宜粒度为60 m,移动窗口半径为300 m。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分离度(DIVI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平均分维数(PARA_MN)、聚合度指数(AI)、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密度(PD)6个指标,通过2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和各景观指数的得分系数确定其权重分别为0.292 3、0.196 9、0.146、0.141 7、0.132 1、0.090 9。采用克里金插值和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公园景观稳定性分为4级,其中稳定区面积所占比例为47.95%,不稳定区占52.05%,表明望云山森林公园整体景观稳定性较差,森林景观有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广东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8—2016年广东省林业产业相关原始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2008—2016年间各时间段内广东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总产值及三次产业内部各行业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而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近10年的发展中,广东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均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产生积极作用,第二产业产值与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根据分析结果,对广东省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花风铃木种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的生物学特性和育苗技术,包括采种处理、播种基质选择、播种、大田栽植、苗期抚育、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分析广东省种苗发展的现状和存在不足,紧扣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林业现代化建设对种苗发展的需求,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全省种苗发展的主要目标、空间布局、发展策略,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