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陆琪  钱林波  陈阳 《森林工程》2004,20(1):40-42,45
通过对南京市大型公共地下停车场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停车场实施建设的可行性、停车场规模、出入口位置及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此类项目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改造交通设计导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对南京市主干道改造前交通特性分析,研究确定该道路改造应遵循的交通设计原则和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旨在探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城市交通设计理念,实现支撑土地开发利用、提高道路交通效率的交通设计思想和导则。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此类项目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铁源对铁碳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吸附-氧化萘污染的影响,分别以硫酸亚铁、氯化铁、硝酸铁、纳米零价铁和纳米四氧化三铁为铁源,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碳热法合成了铁碳复合材料。采用比表面积测试、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定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表面官能团、晶体结构和氧化还原能力,同时通过动力学实验研究不同复合材料吸附和活化过氧化氢氧化萘的效果。结果表明:Fe2SO4@C、FeCl3@C和Fe(NO3 3@C因较小的孔体积或较高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而对萘的吸附去除率较低,且无法对萘的氧化起到活化作用。而nFe0@C和nFe3O4@C的孔体积较大,且生成结构态亚铁[Fe(Ⅱ)]和碳化三铁(Fe3C)活性物质,可通过吸附和活化过氧化氢氧化去除萘,其中nFe3O4@C对萘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63.7%。研究表明,使用固态铁源制备的铁碳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极性、较大的孔体积以及结晶较好的铁活性物质,在萘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根箱栽培研究饱和铵贮库(nitrogen depot with saturated ammonium,NDSA)施肥法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铵贮库施肥显著促进了玉米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其根和地上部鲜质量分别增加了18%和37%;饱和铵贮库施肥法能使玉米根系围绕施肥点形成根球",其根系主要集中在离施肥中心点6~8 cm的土体中;饱和铵贮库施肥的玉米根、茎、叶的氮吸收量分别比常规施肥高43%、30%、31%,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15%;饱和铵贮库施肥处理离施肥中心点6~8 cm土体中的铵态氮含量比常规施肥高出2倍以上,而硝态氮含量则减少1倍以上,表明饱和铵贮库施肥法可有效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由此可见,饱和铵贮库施肥通过诱导根系生长、改变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及构型,最终形成根球,并对铵的硝化进行有效抑制是其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大幅提高植物氮素利用率,促进植株生长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pH及共存金属离子对生物质炭吸附铅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质炭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稳定性是评价生物质炭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了不同pH、金属离子Cd和Al存在下,Pb在不同炭化温度(100℃、400℃、700℃)生物质炭上的脱附性能及脱附过程。结果表明,pH越低,Pb的脱附率越大。其主要是由于H~+的竞争效应,以及生物质炭表面官能团的质子化,促进了Pb的重新活化。在Cd和Al共存时,Pb的脱附率进一步增加。当pH=3.5时,Cd和Al的存在分别使Pb从CM100、CM400和ZKZ700上的脱附率提高了13.9%、1.0%、3.4%和26.8%、13.0%、11.3%。这主要归因于多金属的水解使得更多的H~+得以释放,进而促进了Pb的脱附。Pb在生物质炭上的脱附率随脱附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反应前4 h,脱附率迅速增加并均已达最大脱附率的70%,4 h后脱附速率减慢。Pb的脱附动力学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及颗粒内扩散模型(前4 h)。当Cd和Al存在时,解吸液对Cd、Al易解吸态的优先脱附降低了Pb的脱附速率并延长了其脱附所达平衡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多环芳烃是土壤和地下水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萘是结构最简单的多环芳烃,具有迁移性强的特点,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富集,是焦化、化工等历史遗留地块重点关注的污染物之一。高级氧化技术高效、安全且经济,因此,基于高级氧化的萘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芬顿和类芬顿氧化、臭氧氧化和过硫酸盐氧化的反应机理,重点阐述了二价铁、微纳级零价铁、铁矿物、铁螯合物等均相及非均相活化剂活化的氧化技术在修复萘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高级氧化技术联合修复以及高级氧化技术与生物降解技术协同修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萘的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