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定量调查了间歇性大气苯酚在蓖麻蚕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和迁移。大气苯酚通过气孔被蓖麻植物和蓖麻蚕吸收并积累 ,蓖麻植物又通过蓖麻叶把苯酚带入蚕体 ,也会带入蓖麻籽 ,并且通过植株残体把苯酚迁入土壤和水分。苯酚进入蚕体后 ,除积累在蚕体组织外 ,还通过蚕丝和蚕粪排出体外。蚕粪作为肥料 ,内含的苯酚通过植物进入下一轮循环 ;蚕粪作为动物饲料 ,则影响鱼和鸡等动物生产。污染蓖麻叶中的苯酚一部分进入蚕体组织 ,并在其中积累 ,但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大气中的苯酚直接进入蚕体后 ,很少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而主要在血液等组织中积累 ,在丝腺中的积累也大大超过污染饲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分子荧光光谱法对南明河中的天然溶解有机质(DOM)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明河沉积物孔隙水DOM的荧光指数处于1.401~1.676之间,从总体而言f450/f500值更接近于1.5;南明河孔隙水DOM的E3/E4值范围在2~7之间,绝大多数在3~5之间,其中位于水流上游的上水村和三江口两地的E3/E4值最大;通过对沉积物孔隙水DOM在254nm和280nm处吸光度值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推断出溶解有机碳(TOC)浓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水口寺〉湘雅桥〉东风镇〉上水村〉小河平桥〉三江口〉市西河〉花溪桥〉小黄河〉小车河;研究还发现小河平桥沉积物孔隙水中DOM的3D—EEM均出现4个明显的荧光峰,峰A和C为可见类富里酸和紫外类富里酸荧光,峰B和D为类蛋白荧光。此外,通过对南明河沉积物孔隙水中DOM发射图谱叠加图的研究,发现叠加图谱表现出较强的相似性,说明整个南明河流域DOM的组成成分大体上相似且浓度也相近,但是在C部分一紫外类富里酸的浓度差异较大,其结果与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所推断出溶解有机碳浓度大致相符。结果表明南明河沉积物孔隙水DOM中的腐殖质主要来源于陆源性的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开发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英语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英语语言教学势必要与文化教学相融合,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思想内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其意识还能够强化学生的韧性、耐力,使其能够成为更优秀的现代化人才。文本对英语中茶文化意识以及文化的导入教学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