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椒盘二抱为花椒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作者近年发现的新种。经室内培养试验,明确该病原菌菌落生长及及分生抱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菌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温度10~30℃均可,25℃最适,好气,pH4.5~5.0为宜,碳源以蔗糖为好,氮源以蛋白胖为好。分生孢子发芽温度为10~30℃,20℃最适,需在水滴或相对湿度100%下才能发芽,pH4~6为宜,不需营养,光照影响不大。由以上结果可了解该病的有关发病规律,并作为防治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松树腐烂病在国内尚未见有文献报道。我省泰山,海拔1000米以上发生严重,1968年在北天门发现有七、八亩油松林发生此病,五年后发展到七、八百亩;至1976年以后,蔓延至望府山、二胡庙、后石坞、药山等地,总计已有一千五百亩之多。 泰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尊”驰名世界,为中外游览胜地。松树腐烂病使大面积松林枯死,有损泰山风光,不利观赏,也将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从1974——1978年间我们进行了研究和防治,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岱顶(即泰山顶部)大面积松林,尤其是重点风景区的松林已基本控制了此病害的蔓延。染病松林的生长也有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4.
柳干锈病危害柳树枝干,在山东是一种新发生病害。近年在省内长岛、蓬莱、黄县及威海等地发生,危害垂柳、旱柳的苗木及大树,使枝干扭曲畸形,重者病枝枯死。1982年蓬莱苗圃柳苗病株率92%,长岛行道树病株率95%以上,在局部地区危害很重。必须及时研究防治方法,防止其继续蔓延危害。 本文是笔者1982——1984年调查研究的初步总结,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松枝枯病又名松干枯病、松烂皮病。危害赤松、黑松及油松等多种松树,在我省崂山、昆嵛山、徂徕山、泰山、沂蒙山区及沿海松林中分布较普遍,危害时轻时重。作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将结果报导如下。 一、症状特点 松枝枯病,一般先在树冠下部的侧枝发病,如蔓延到主干上易引起整株枯死。病枝上的针叶初期呈绿色、黄绿色,后期变褐色枯死;这时病枝皮层内已变褐色腐烂,渐见有集生的黑色菌丝体,并形成了囊盘雏形,后突破木栓层或从叶痕处长出茶绿色或黑褐色,卷曲成丛的子囊盘。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泡桐腐烂病在我省迅速蔓延。虽列为我省检疫对象,但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防治不力,有些地区仍在蔓延危害。为此特发表此文,以供防治参考。一、分布及危害据1981—1982年调查,此病主要在我省东部的招远、掖县、蓬莱、莱西、莱阳、栖霞、诸城、益都、青岛、胶县、潍坊、淄博等市县发生。1985—1988年调查,此病已扩展蔓延到济南、宁阳、滕州、邹县、峄城、加祥、菏泽、鄄城、沂水、冠县等市县(区),同时,病情也在加重。如诸城县八十年代初泡桐林面积有10多万亩,  相似文献   
7.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研究证明,它与苹果黑腐皮壳的内子座形态相同,但与外子座形态、菌落色泽、质地、结构、酯酶同工酶谱及寄主反应等均有明显差异。室外人工交互接种,均不发病。室内交互接种均发病,病斑再分离培养所得菌株再测定,上述性状皆不因寄主不同而变异,有明显的稳定性。因此,梨树腐烂病病原菌是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的一个新变种——苹果黑腐皮壳梨变种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var.pyriY.J.Lu.var.nov.。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我省烟台、潍坊等地区泡桐腐烂病为害较重。泡桐整株枯死,发病轻的树冠枝条枯死,影响生长,干形不良,降低木材利用价值。招远县、掖县、蓬莱县、栖霞、莱阳、诸城和益都等县的泡桐从一、二年生的苗木至十多年生的大树均受害,发病重的地块发病率为93—97%,感染指数为57.6—67.0,死亡率为8.8%;发病中等的发  相似文献   
9.
山东杨树大斑溃疡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泡桐腐烂病在山东、河南等省发生严重。病原菌为Valsapaulowniae Miyabe etHemmi,菌落生长最适温25℃,在0~3℃仍能生长。对碳源利用以麦芽糖及蔗糖为好,氮源以蛋白胨及牛肉膏为好。pH 范围2~4;菌落生长过程中分泌酸。分生孢子与子囊孢子在25℃、有丰富营养与空气及相对湿度100%条件下最易发芽;在0~5℃仍能发芽。以分生孢子出现机率大。伤口侵入,潜育期半月至4个多月,孢子全年可由风雨等传播,侵染期在9月至翌年4月,发病期为10月底至翌年4月下旬,孢子及菌丝在病斑内越冬。枝干有伤口是极重要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