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养根 《防护林科技》2005,(5):32-33,86
通过福建中部山地引种木麻黄造林试验,5 a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与实生苗造林保存率都较高,分别达到98.15%和96.8%,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采用木麻黄无性系造林,其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明显优于木麻黄实生苗的生长速度。前者比后者三项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增加25.0%、26.5%和94.2%,差异较为显著。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造林,其林木干型通直、冠幅大、林相整齐;应用实生苗造林,个体分化较大、生长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森林分类经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福建省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现状与面临问题,提出了商品林、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尾巨桉引种造林与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首次引种尾巨桉,经5年造林与施肥试验表明,尾巨桉无需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无病虫害,达到原定引种目标。施肥效果分析表明,施用磷肥效果显著,而氮、钾肥不显著,最佳施肥配比组合N、P、K分别为100、100和50 kg.hm-2,5年后林分生长较佳,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10.3 m、9.7 cm、0.037 1 m3。  相似文献   
4.
林斌  陈养根 《防护林科技》2006,(4):87-88,126
分析了福建省绿色通道与城乡一体化工程建设的主要类型、建设特点、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工程建设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中部丘陵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生长及采脂效果研究表明,湿地松初植密度最好是1600-1667株/hm^2,经过10多年的抚育管理,最后保留株数控制在1200株/hm^2左右是适宜的;30a生时,其立木蓄积量可达到344.39m^3/hm^2;8a来利用该林分平均采脂18.96t/hm^2,产值可达5.4984万元,扣除采脂成本,纯收入可达2.844万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湿地松材脂两用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福建中部丘陵山地湿地松大径材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中部丘陵山地通过湿地松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树种生长较快,适应性强。通过集约管护30 a,其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分别可以达到16.8 m、32.0 cm与581.0 m3,与一般造林(对照)的湿地松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14.3 m、24.3 cm、282.6 m3相比,分别增长17.5%、31.7%与105.6%,是福州市郊较大面积引种湿地松培育大径材成功的实例,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