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通棉区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棉花枯萎病迅速蔓延,有些地方不问实际病情轻重,盲目扩大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致使丰产、优质的常规品种无立足之地,减少了产量,降低了品质。现针对南通棉区的棉花品种布局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搞好全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最近我们对全区5个县(市)不同类型的8个区、9个乡、12个行政村、40多个农户的种植业结构进行了调查,现整理如下: 一、调整结构出现了好势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全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养殖业和多种经营都有相应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也开始变革,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值比重在逐步提高,有些地区和一部分农户变化较大,发展较快.据调查的28个农户统计(不包括含山的苗木万元户),  相似文献   
3.
胶用田菁盐菁胶1号,由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1986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盐菁胶1号具有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比普通田菁增产15%左右,含胶量为5~6%,1%胶  相似文献   
4.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在清新县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其原因是免耕抛秧稻具有低节位分蘖的优势,有效穗数较多、穗较大。不同土壤类型的增产效果不同,山坑冷底田、黄泥浆田、历史发赤田增产显著,而肥沃砂壤田增幅不大。免耕抛秧既节省耕作成本,又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5.
6.
一、前言 苦丁茶是华南地区特产,可作饮料和药用的植物,已有2000多年的生产和饮用历史。据民间应用及1992年中山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对苦丁茶进行药理研究,证实苦丁茶对于降低人体血胆固醇、甘油脂含量和治疗高血压、咽喉炎,以及清热止渴等功效显著,是一种值得开发生产的保健型饮料植物。据  相似文献   
7.
陈应栽 《植物保护》1988,14(2):39-39
一、推广抗病品种带来的新问题 江苏南通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棉纺原料供应基地。自7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棉花枯萎病蔓延危害,迫使棉农采用换种抗病品种的措施。1980年全区种植抗病品种仅占棉田面积8.4%,“六五”期间上升至42.1%,1984年高达70.8%。抗病品种的扩大种植,虽然减轻了枯萎病害,但因丰产优质的常规品种压缩,使棉花产量、品质都受到一定影响。经种子部门试验,同一时期大面积推广的抗病品种一般比常规品种减产1—2成,铃重、衣分下降。启东县1978年前以常规品种为主,1980年后增种抗病品  相似文献   
8.
陈应栽 《作物杂志》1993,9(2):32-32
江苏南通市“七五”期间粮食年总产29.17亿公斤,畜禽饲料用粮达12.4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42.5%。大麦生产量为3.89亿公斤,仅占饲料总用粮的31.4%,每年还要为啤酒酿造业提供原料。因此,饲用大麦缺口较大。每年还要从市场上购进部分麦类作补充。为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现谈如下粗浅看法,供各界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竹鞭的顶端称鞭梢,鞭梢截下的前端部分称鞭笋。竹鞭在地下纵横蔓延是通过鞭梢的生长来实现的。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对毛竹的春笋、冬笋生产比较重视,而忽视了鞭笋的生产。鞭笋生产季节(7月一9月)是蔬菜供应的淡季,也是市场上竹笋供应缺乏的季节。据研究,在笋用林中采用增施“发鞭肥”、适时理鞭、合理挖掘等技术,能提高鞭笋产量(亩产400kg以上),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发展鞭笋生产能充实市场供应,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同时,合理适时地挖掘鞭笋,能消除鞭根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分化,调节分鞭的地下结构,从而提高竹…  相似文献   
10.
雷竹是我国著名优良笋用竹种。1999年4至5月,我们通过对桃江县34公顷、引科雷竹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调查发现:雷竹最适宜在土层深厚、养分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