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为了解蓝桉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蓝桉施肥和造林后的林地土壤肥力监测和分析。经对设于保山市辛街3种施肥处理的蓝桉人工林地,进行为期两年(1993、1994年)的土壤11项化学性状监测得出:土壤的有效N、P、K的含量随林地的施肥而增加;造林两年后,土壤的pH(H2O)、pH(KCl),有机酸,全氮,有效N、P、K,水解酸,交换性Ca(++)、Mg(++)的指标均低于造林前。  相似文献   
2.
1986~1992年由澳大利亚提供史密斯桉种源12个,亮果桉种源17个,分别在保山、昆明、楚雄进行史密斯桉、亮果桉的种源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史密斯桉、亮果桉存在种源差异;从生长量、生长稳定性、抗逆性、桉油含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认为,史密斯桉15544、15092、12131种源,亮果桉12401、13281、14449、16636、16750种源是表现较好的种源,4~6年生史密斯桉优良种源,与直干桉对照相比,蓄积量的平均实际增益为58%;而3~4年生亮果桉蓄积量的平均实际增益为73%。史密斯桉含油量增益为57.4%。试验选择出以上述两树种种源可在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蓝桉幼林不同生长期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1996年对不同年龄蓝图桉幼林各生长季节叶片的5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蓝图桉幼林叶片中N、P元素的含量夏季高于冬季;N含量第1、2年较高,各的间差异不显著;P一各年间差异显著,第3年含量最高。元素K、Ca、Mg的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2.5年以后达到高峰,之后由于“组织稀释”,浓度有所下降。施肥能提高叶片中N、K、Ca元素的含量;由于施肥使蓝桉生  相似文献   
4.
蓝桉、直干桉综合丰产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林采用正交设计,因素为树种、整地方式、密度、施肥,各因素取3个水平,3次重复。用生长量、生物量与投入产出进行评价。试验结果:3.5年生蓝桉、直干桉幼林最佳处理平均高9.5m,平均胸径8.9cm,每hm2蓄积量70.5126m3,最佳处理比最差处理树高大28.4%,胸径大34.9%,蓄积量大183%。用已取得的技术成果营造的示范林,3.5年生平均高9.8m,平均胸径6.5cm,累计产桉叶2.43万kg/hm2,3年生左右,通过桉油及薪柴的收入可以回收全部造林及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蓝桉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进行了历时4年的蓝桉树N.P.K不同配比的10种处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Eucalyptusglobulus)幼林的生长;其中处理6,9,10增产效果极显著,树高增加16.31%~20.40%,胸径分别增加18.78%~19.21%,材积增加65.04%~70.19%,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施过有机肥的处理10生长始终保持优势;磷肥是蓝安增产的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历时4年,研究结果显示,营造蓝桉纯林会引起林地土壤肥力明显降低,有机质,全N、有效N、P、K、交换性Ca^2+、Mg^2+等7项指标均直接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蓝桉纸浆材综合丰产技术试验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因素为整地、密度、施肥;菌根菌效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幼林阶段生长量、生物量、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营造蓝桉丰产林,选择Ⅰ、Ⅱ类立地类型,采用撩壕整地,规格60×60厘米,造林密度1.5×3米,底肥施垃圾,追肥施尿素的处理组合对林木生长是有利的,且经济效益最高;蓝桉苗接种菌根菌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初期生长有一定作用;蓝桉幼林3年生左右,对林木实施间伐、松土、施肥等技术措施并采用双层经营方式,对促进林木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试验测定结果初步显示,在云南省营造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速生丰产林时,除施有机垃圾肥做底肥外,应重视氮、磷、钾肥的合理配合施用,其中磷肥对蓝按幼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且对病害的发生及为害程度有控制作用,其为害程度对照区比处理区高2.3倍。方差分析显示本试验设计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在控制病害方面是可行的。回归测定病害的严重程度随树高增加而减小。经对蓝桉施肥试验不同处理病害调查分析,建议采用试验方案中的第10、9、2处理中的任意一种处理组合,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蓝桉施肥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结果初步显示,N、P、K肥中的磷肥对蓝桉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中以第三水平效应最大,第二水平次之;N、K肥有正效应,但促进作用不显著。经N、P、K对生长量贡献率分析,磷肥对树高、胸径生长贡献率最大,分别为83.78%、63.19%;N、K肥贡献率在3%以下。说明蓝桉对磷肥敏感,加之石灰岩红壤普遍缺磷,未施磷肥的处理生长量仅优于对照。因此,在我省营造蓝桉速生丰产林时,除施有机肥做底肥外,应重视磷肥的施用。鉴于本试验用迟效性钙镁磷肥做底肥后效期长,最终评定各处理间的优劣需待二分之一轮伐期作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