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分别在25和35℃下模拟皂荚种子发芽过程,对比研究不同发芽时间下皂荚胚芽子叶和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及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单糖含量和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2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45~5.78 U/g上下波动(发芽第2~8天)后迅速增加至86.12 U/g(发芽第14天),3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31~9.24 U/g之间上下波动。皂荚胚芽子叶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大多高于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种子发芽前期,较高发芽温度(35℃)更有利于半乳甘露聚糖的降解。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和表观黏度逐渐降低,25℃下溶液在第12天从假塑性流体转变为牛顿流体;皂荚半乳甘露聚糖中甘露糖和半乳糖的含量逐渐降低,甘露糖与半乳糖质量比值(M/G值)逐渐增加,35℃发芽第14天M/G值达到最大值为3.31,有望成为价格昂贵的刺槐豆胶半乳甘露聚糖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氧化脱色工艺,对皂素中色素类杂质的共轭键进行破坏,同时保持皂素的基本结构,从而达到粗提皂荚皂素脱色纯化的目的。以H_(2)O_(2)为脱色剂,通过改变脱色剂用量、处理时间、处理温度等因素,获得了粗提皂素脱色纯化的优化工艺。采用分光辐射亮度计对脱色皂素的颜色进行表征,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皂荚皂素的脱色机理进行探究。脱色纯化处理的优化工艺参数为,脱色剂H_(2)O_(2)用量6%、处理时间2 h、处理温度70℃。粗提皂素经H_(2)O_(2)处理后,颜色由褐色变成米黄色,且色泽自然均匀。脱色皂素水溶液的泡沫高度和半衰期均优于粗提皂素,且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适合在洗护、生物医药等高端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