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宁红花油茶叶片营养DRIS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广宁红花油茶的田间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广宁红花油茶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运用DRIS指数法对其叶片进行营养诊断。结果表明,以6~11月份广宁红花油茶叶片N、P、K元素浓度测定值为依据,采用N和P、K和P、N和K的比值作为诊断指标,广宁红花油茶叶片N和P元素浓度最佳比值为10.21±1.30;N和K元素浓度最佳比值为2.11±0.08;K和P元素浓度最佳比值为5.29±0.64。建立了广宁红花油茶DRIS营养诊断指数表,得出结论:广宁红花油茶对N、K肥的反应要比P肥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2.
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为了加快油茶良种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已在油茶无性繁殖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嫁接、扦插以及组织培养3种无性繁殖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油茶低产林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浅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食用木本油料树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但目前由于经营管理粗放、品种混杂等原因导致油茶产量普遍较低,文章重点分析了广东省油茶人工林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为提高油茶低产林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宁红花油茶在广东、广西等原生地种植容易获得高产,具有良好的遗传改良潜力。文章以广宁红花油茶为对象,探索了适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的染色体制片技术,并与传统的染色体压片制作技术进行比较,总结了一套节省时间、技术要求较低和效果较好的染色体根尖压片制作技术,可用于广宁红花油茶的细胞学研究,为开展分子染色体工程育种以及基因组分析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动物园动物及其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菌,为了解动物园动物及其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空气中菌落计数及对分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的方法,对重庆动物园的几种珍稀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土壤、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动物园环境中有很多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建议对动物园动物生存环境实施有程序、有计划的预防保健措施及有效的环境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美丽异木棉等4个树种的苗期生长以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指数施肥法对4个树种幼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间幼苗生长差异显著,各生长指标受氮素影响较大的是生物量和苗高,地径的变化幅度最小;(2)不同氮素处理间幼苗光合生理指标有显著差异,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美丽异木棉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呈现出“减小-增加-减小”的趋势,蒸腾速率呈现2次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杜鹃红山茶、红花荷和火焰木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呈现出2次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州油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年生高州油茶树中上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开展扦插基质、ABT6浓度、插穗留芽数量和留叶量4个因素各3个水平的扦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插穗留芽数量和留叶量对成活率的影响较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个因素对抽梢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高州油茶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为:扦插基质选用黄心土,500 mg/L ABT6速蘸10 s,插穗选择1个成熟芽并保留2片全叶。  相似文献   
8.
以30a生广宁红花油茶树中上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开展扦插基质、ABT-6浓度、插穗留芽数量和留叶量4个因素各3个水平的扦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芽的数量和留叶量对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的影响较大,均存在显著差异;芽的数量对扦插抽梢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抽梢率最大为47.50%。广宁红花油茶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为:50%黄心土+25%泥炭土+25%椰糠混合基质;500 mg/LABT-6速蘸10 s;插穗选择2个以上成熟芽并保留2片全叶。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油茶保果率,对普通油茶喷施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表明:对于四会普通油茶,各处理方法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且10 mg/L 2,4-D和0.3%尿素的处理保果率最高,都达到63.33%,各处理对果实的影响,对于单果重、横径、果皮厚、籽数、鲜籽重这些指标,部分处理跟空白对照有显著差异,其中德威乐植物营养剂800倍处理单果重和鲜籽重平均值分别是空白对照的2.87、3.13倍;对于林科院苗圃普通油茶,30 mg/L萘乙酸+0.3%尿素处理保果率最高,达63.33%,但各处理方法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对果实的影响,除了横径,其他指标的各处理跟空白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银桦、蓝花楹的苗期生长以及根系和叶片的影响,采用指数施肥法对2个树种幼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1)经指数施肥处理的银桦、蓝花楹的生长表现和生物量变化与氮素的供应水平密切相关,随着氮素施入量的变化,2种树种幼苗各生长指标受氮素影响表现程度各不相同。(2)不同浓度的氮素处理下,除对银桦的根系分叉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外,对银桦根系其他指标和蓝花楹的根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由于树种间差异,对银桦和蓝花楹的根系相同部分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根系的体积、表面积以及投影面积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根系长度和交叉数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而平均直径、根尖数以及分叉数由于树种差异而有不同的变化规律。(3)不同浓度的氮素处理对银桦的叶片以及对蓝花楹的叶片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也是由于树种间差异,对银桦和蓝花楹的叶片相同部分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2个树种的叶片的叶面积、叶片面积以及叶片长宽比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其叶片周长以及穿孔数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但是趋势走向不同,而包膜的表现则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氮素指数处理对银桦、蓝花楹幼苗生长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