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7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与营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通过对造林立地条件的土壤分类及物种的生物学持性的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宜不同立地类型的物种。在栽培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栽培技术措施,尤其针对干热河谷的特殊气候条件,研究总结了因地制宜,分类整地,直播和容器育苗移植相结合,适时定植等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2.
紫胶虫(Laccifer Iacca Kerr.)是一种寄生性的昆虫。它的一生都是在其寄生的植物上渡过的。寄主植物既是它的食料来源,又是它的栖息场所。紫胶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寄生量(下称固虫量)适当与否是紫胶生产能否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固虫量太少;对寄主植物的利用率过低,不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紫胶产量不高;固虫量过多,寄  相似文献   
3.
寄主是紫胶生产的物质基础。泡夜合是四川重要的紫胶寄主。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四川的紫胶虫寄主植物中,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有泡夜合、山合欢、黄檀。其中泡夜合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近两年调查,泡夜合是合欢属的另一个种或变种,在四川自然分布的几种夜合中,泡夜合的小叶对数较多,羽梗通常6—10对,在复叶总轴(总叶柄)上,下部都有一个10分明显的盘状腺体,盘周突起,中部凹(?),盘呈椭园形,四周轮廓界线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4.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技术措施及初步成效陈玉德,吴陇,喻赞仁关键词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水土保持,造林技术元谋坝区是云南典型的干热河谷区。由于气候异常干旱炎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林极度困难。30多年来不少单位和部门先后多次到该地区进行...  相似文献   
5.
钝叶黄檀(Dalbergia obtusifoliaprain)是我国紫胶生产上广为利用的优良寄主树。全国的紫胶产量,大多是利用这一树种生产的。钝叶黄檀也是一种速生用材、绿化树种。广西林科所作的材性试验表明:其静  相似文献   
6.
我国紫胶产区气候与紫胶虫引种驯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分析了我国紫胶主产区的气候条件以及新产区紫胶虫引种驯化的研究概况。通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推广。使我国的紫胶产区,从25°N以南发展到28°N以南发展到28°N;从103°E扩大到118°E。突破了我国紫胶虫山地高原的自然分布区,在昆虫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紫胶虫(Laccifer locca kerr)在寄主植物上的寄生量(下称固虫量)适当与否是紫胶生产能否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周虫量太少,对寄主植物的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紫胶产量不高;固虫量过多,寄主、紫胶虫生长不良,不仅影响到紫胶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会造成寄主和紫胶虫的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这些情况在紫胶产区是经常出现的,特别是人工培植的胶园,对于人工放养或自然涌散固定过量紫胶虫的植株,往往由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致使培育了5、6年甚至8、9年本来可以多年利用的寄主树遭到毁灭。这是紫胶生产上十分值得重视并应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余甘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余甘子在云南的自然分布及野生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又名滇橄榄,系大戟科叶下株属植物。其萌发力强,根系发达,耐瘠薄,在雨量较少,土壤瘠薄,岩石裸露,冲刷严重的山地均能生长,是干热地区荒山绿化的一个好树种。余甘子果实可生食,渍制或榨取果汁。果具清热解毒、降血压、防治肝胆病、收敛止泻的作用。叶可治皮炎、湿疹,洗涤松脂。近年来我所研究发现,果汁及所配制的饮料对强致癌物Ⅳ——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合成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其阻断率90%以上,显示出其独特的药用功效,对人体有明显的防癌抗衰老作用,可以加工成独具特色的系列保健食品。除此,余甘子树皮特别是嫩枝皮还是提取栲胶的好原料。种子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