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林木叶片最适养分状态的模拟诊断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为研究叶片最适养分状态,提出了模拟诊断方法。将砂姜黑土上Ⅰ-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的改土培肥试验各处理作为模拟诊断的样地。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选择采样时间、确定与林木生长有密切关系的叶片养分元素。用抛物线函数作为叶片最适养分状态的诊断函数。选择变量同时考虑叶片养分的含量和养分之间的比例。经过4年多的研究得出Ⅰ-69杨最适叶片养分状态为:造林第1年7月叶片含P_2O_50.55—0.75%;造林后第2年7月叶片含N3.20—4.20%;造林后第3年5月含N3.00—3.70%;造林后第4年5月叶片中的N/K为1.00—1.60。  相似文献   
2.
整地施肥对I-69杨人工林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淮北平原宿县,通过大穴整地、施肥改良砂姜黑土、营造Ⅰ-69杨的五年试验证明,大穴整地当年效应明显(径、高增长19.8%、91.8%);头二年肥效不显;第三年起N肥、有机肥、N×有机肥交互作用效应极显著(材积增加77%),施P+K肥效应较差,N+K肥和N+P肥经济效益较高,投入/产出为1/6.22和1/3.78;材积增加60%和58%。整地加施肥综合效益明显,有效施肥占综合效益85.1%~88.8%。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黄红壤杉木幼林施肥连年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 ̄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 ̄6.59m、8.35 ̄9.28cm、67.922 ̄96.41m^3/hm^2,较对照增长5.6% ̄20.2%、7.4% ̄17.5%、21.6% ̄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  相似文献   
4.
施用磷肥对杉木幼林土壤养分和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土壤立地大多供P不足,杉木幼林施用磷肥肥效显著。李贻铨等认为施P、K肥能促进杉木幼林生长[1,2];叶仲节认为幼林施P肥初期有效,施N无效,施K还会出现负效应[3]。作...  相似文献   
5.
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和湿地松幼林施肥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5年期间,在江西景德镇市低丘千枚岩和第4纪红土红壤上,研究了火炬松、湿地松幼林施肥(P和PK)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施肥处理使火炬松和湿地松林土壤速效P含量提高,有机质等其它土壤肥力指标下降。施P肥加速了有机质矿化和林木对N的吸收;(2)2个施肥处理能提高湿地松林土壤细菌、真菌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减少放线菌的数目,而施肥前期对好气固N菌、P细菌有促进作用,后期对其有抑制作用;(3)2个施肥处理能明显提高湿地松林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施肥前期磷酸酶活性受到抑制,施肥后期磷酸酶活性不再受抑,酶活性大大提高。P肥能提高蔗糖酶活性,而PK肥对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4)湿地松林施肥2年后,叶片养分有明显变化,P和PK处理提高了叶片Ca、Mg的含量,降低了N水平,而对P和K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两年试验得出,磷肥对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钾肥作用次之,氮肥无明显生长效应;磷肥和氮、钾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施入氮或钾肥能导致幼林对磷肥需求的提高。25kgP2O5/hm2作基肥,2年后树高与地径增加24%和30%;每公顷施50kgP2O5与50kgK2O,2年树高与地径分别提高23%和24%。  相似文献   
8.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几种主要杉木人工林土壤P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无机P是赤红壤,红壤,黄红壤P素的主要形态,其中O-P含量最高,Ca-P和Fe-P次之,Al-P含量最低,Al-P,Fe-P,O-P和Ca-P在赤红壤中分别占无机P的2.74%,4.70%,84.74%和7.81%;在红壤中分别占2.46%,11.90%,77.24%和7.80%;在黄红壤中分别占2.74%,10.63%,78.0  相似文献   
9.
杉、松、桉幼林两年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幼林P肥效应极显著,每公顷施25kgP2O5效应最好,树高增24%,地径增30%,PK、NP和NPK效应也显著;湿地松幼林P肥效应也极显著,PN、PK效应更好,每公顷施50kgN、50kgP2O5树高增74%,地径增69%,施50kgP2O5、50kgK2O树高增72%,地径增65%;尾叶桉幼林·NPK效应最显著,PN、PK效应也显著,NK增幅不大,每公顷施100kgN、100kgP2O5、50kgK2O,树高增245%,地径增279%,胸径增1156%。造林时应施足NPK基肥。  相似文献   
10.
1992-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分宜县页岩坡积物发育的红壤上,湿地松纪林施用N、P、K肥及其配合,使树高、胸径、蓄积等总生长量分别达到3.72-4.03m、7.20-7.93cm、27.65-34.158m^3/hm^2,较对照显著增长5.1-13.8%、7.0-17.8%、15.2-42.4%。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P2K1配合的效果最佳;单施N、P、K肥均有效,但不同剂量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