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沸程石油醚代替1,1,2,2-四氯乙烷为溶剂,对焦性没食子酸合成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经典方法——三氟化硼催化法进行改进。在常温下快速搅拌和加热,使原料和溶剂体系由混悬液转变成棕色油状溶液,一定时间后瞬间产生大量黄色油性结晶产物沉淀,完成合成反应。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反应条件为:焦性没食子酸0.05 mol、对羟基苯甲酸用量0.055 mol、催化剂用量0.16 mol(20 mL)、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 h,在此条件下,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产率达83.24%,产品纯度为97.83%。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产率相近,生产过程中比1,1,2,2-四氯乙烷的毒性小、成本低,改进的合成反应还具有时间短、后处理简便、催化剂可回收等优点。对提纯到99.53%的产物,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进行鉴定和表征,确定了产物为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  相似文献   
2.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 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 g/L增加到8.80 g/L,继续培养,莽草酸出现分解现象;莎门氏菌B31对质量分数为2%的八角糖无转化现象,对八角渣水提液的转化效果最好.以八角渣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40(g:mL)时的提取液加入莎门氏菌B31培养转化24 h后,莽草酸最高质量浓度为0.213 g/L,为未转化前莽草酸含量的2.56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山莓叶中抗腹泻的药效成分,利用溶剂萃取、常压柱层析、中压柱层析对山莓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家兔离体肠实验检测抗腹泻活性,并对活性单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山莓叶中抑制离体肠效果好的化合物是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当其浓度为20 mg/mL时,离体肠张力增量的变化率达到70.0%,强于阿托品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K-B纸片法检测山莓叶乙醇提取物(RE)、抗生素对3种致病菌(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再将RE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用棋盘法与K-B纸片法相结合进行抑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对于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RE的MIC分别为6.250、6.250、3.125 mg/mL;RE与金霉素协同使用的分级抑菌浓度(FIC)最小值分别为0.313、0.375和0.313,协同抑菌效果最好的配比分别为1/8MIC1∶1/2MIC2、1/4MIC1∶1/2MIC2和1/8MIC1∶ 1/2MIC2;RE与净球散协同的FIC最小值分别为0.375、0.313和0.375,协同抑菌效果最好的配比分别为1/4MIC1∶1/2MIC2、1/8MIC1∶1/2MIC2和1/4MIC1∶1/2MIC2.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山莓叶乙醇提取物的浓度控制在1/4~1/8MIC1,金霉素和净球散浓度均为1/2MIC2,均有较强的协同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亚临界萃取油茶籽油、市售精炼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中多酚含量差异,对比不同工艺油茶籽油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葵花籽油自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油茶籽油、市售精炼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中多酚质量分数分别为6.26、1.70和8.33 mg/g;亚临界油茶籽油的DPPH.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5.39 g/L(VE0.02 g/L),与压榨毛油相当,而明显低于市售精炼油茶籽油(21.66 g/L),表明亚临界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同时亚临界油茶籽油抑制葵花籽油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能力强于压榨毛油和市售精炼油茶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有利于维持茶油产品的的抗氧化能力,在油茶籽油的加工过程中,亚临界萃取工艺在茶油产品生产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境条件对虎杖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陵山区不同地域采集的虎杖植株进行白藜芦醇含量比较测定,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以常德2号地区的虎杖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0.337%。通过对30个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虎杖生长环境调查,发现虎杖最佳生长条件为:坡向南坡,坡位上坡,土壤种类黄棕壤,土壤质地粘土,土壤母质板页岩,郁蔽度有零星光照。  相似文献   
7.
将虎杖P olygonum cusp id a tum不同外植体经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后,接种在添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水平的相同基本培养基上或相同激素种类和水平基本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实验,同时对根和根茎芽、叶、韧皮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M S较好,外植体叶对激素种类较为敏感,其中适当浓度的NAA诱导愈伤组织比2,4-D的效果好,KT比BA好,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比较紧密,有利于分化,在M S+NAA 2 m g/L+KT 0.1 m 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较好,根茎芽的诱导率最高,为73%;愈伤组织的生长趋势从接种的第3天开始生长,到21 d时生长达到最高峰,干质量为0.461 2 g,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对不同材料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其中根茎部芽的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其次是叶和根,最低的为韧皮.  相似文献   
8.
通过超声波提取虎杖根状茎中不同组织部位及其不同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并采用HPLC方法检测分析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在虎杖根状茎不同组织部位中,白藜芦醇含量(质量分数计)依次为:根状茎芽>髓>木质部>韧皮部>周皮,其中根状茎芽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高达0.425 1%,髓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0.2664%.在同一批根状茎芽诱导的不同颜色愈伤组织体系中,棕褐色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最高为0.055 0%,淡黄绿色愈伤组织中仅为0.000 5%.光照培养条件下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0.0104%,黑暗培养条件下为0.007 5%.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依次为:根状茎芽>茎>叶,以根状茎芽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质量分数最高,为0.055 0%.不同组织部位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鲜茎(根状茎中韧皮部)>根状茎中木质部>根状茎中髓,鲜茎中达到0.009 0%.  相似文献   
9.
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了茶籽粕提取物中醇提部分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部分霉菌的抑菌活性,研究其在不同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茶籽粕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苏云金杆菌、黑曲霉和黄曲霉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最低抑菌浓度30~500μg/mL之间,且在120℃以内,酸性环境下以及不同光照下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油茶籽粕中具有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对黑曲霉、黑根霉抑菌活性为指标,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对黑曲霉抑菌活性组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籽粕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液固比15:1和提取时间4h。在此条件下,其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显著,其抑菌圈直径为17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