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叶桉不同立地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叶桉25个地理种源进行了2批不同立地种源试验,对4-6年生幼林生长表现和适应性,运用指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强轩桉种源间各怀状差异,山地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地片除第2批材积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巨桉是个重要的速生树种,用于制造纸浆等。我省1981年首次引种,1986年再次引种,1987年进行系统的种源试验。1981年引种的巨桉,7年生平均树高15.43m,平均胸径21.86cm,平均每亩蓄积量13.2715m~3。还应用气候分析法,提出巨桉在我省的适生范围。  相似文献   
3.
对赤桉4批试验林42个种源4 ̄8年生幼林的生长适应性,抗逆性及其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亚热带东部桉树引种和树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乐清县,13a来先后引种桉树111种。在分析引种桉树的生长规律和耐寒性等因子的基础上,根据耐寒,速生,优质的要求,筛选出可在我国中亚热带东部特别是沿海一带因地制宜地推广发展的赤桉,细叶桉,巨桉,柳按11种桉树。试验结果表明:在我国中亚热带东部的沿海地区,引种容易成功并能生长良好的桉树,在地理分布上是澳大利亚北部夏雨型地区的树种,在分类学上是双蒴盖亚属横脉组,窿缘组和麻利组的树种。冬雨型树种的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树木的表现型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的好坏,除了遗传、环境这二个因素外,还存在着遗传型×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个交互作用是指树木遗传型对变化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反应。同类树木栽培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相对生长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树木的遗传型×环境互作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桉树嫁接     
桉树是一种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又是理想的四旁绿化树种。木材广泛用于建筑、枕木、矿柱、电杆、桥梁、车船等。桉树造纸和制人造纤维,得率高,质量好,成本低。桉树还是很好的再生能源,生长快,产量高、热量大、着火易、用作薪炭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7.
1977年以来,先后从国内外引进桉树种111个进行试验,经过13年的试验实践,筛选出速生、耐寒、优质的赤桉、野桉、细叶桉、广叶桉、薄皮大叶桉、巨桉、柳桉、尾叶桉、柠檬桉、葡萄桉、帕拉马桉等11个桉树种,可在我省因地制宜地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8.
桉树(Eucalyptus)是温州地区引种成功的树种之一。由于温州具有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多种桉树生长,加上它本身具有的速生性以及多功能、多用途的特点,广大群众十分喜爱,解放以后,桉树得到大面积的繁殖推广,目前已成为全区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  相似文献   
9.
优树子代测定是良种选育的中心环节,是提高选种效果的重要基础工作。当前对桉树的选优都按表现型选择,优树的表现型是其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良好的表现型是环境条件的作用,还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能否传递给后代?究竟有多大遗传强度均不得而知。林木育种的实践表明:光靠表现型选择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必须按照一定的验试设计,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价值作出评定,才能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这就必须通过子代测定的方法,子代测定因交配方式的不同,有自由授粉测定、白交系测定和多系杂交  相似文献   
10.
赤桉幼林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赤桉4批试验林的42个种源为研究材料,分析了4~8年生幼林种源间的生长差异,及与原产地地理位置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种源间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胸径和材积生长除第三批试验林外,均达极显著水平。(2)低纬度种源生长快,高纬度种源生长慢;沿海种源生长好,内地种源生长差。4批试验林种源产地不同,受经纬度影响程度不一样。(3)经指数综合评定,第一批试验林评选出13663、13692,第二批试验林评选出12501、13928、13935,第四批试验林评选出17297、15050共7个速生优质种源,这些种源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3个来自昆士兰州北部,2个来自北澳,2个来自西澳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