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宋建勋,雷曼,杨莉(西安市园林研究所)角蜡蚧(CeroplastesceriferusAnderson)在西安危害园林植物十分严重,寄主植物又很广泛,由于繁殖力强,使虫体布满枝条,有的相互重叠,严重的威胁丝棉木、法相及西安...  相似文献   
2.
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m)为重要的城市绿化、观赏植物,常用来作绿篱或构成各种造型供人们观赏。但往往因叶斑、炭疽病危害使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大量脱落甚至死亡。为了增强大叶黄杨的观赏价值,1985~1987年我们对大叶黄杨叶斑病(Cercospo-ra destructiva Rav.)及炭疽病(Gloeospo-rium frigidium Sacc.)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报道如下。大叶黄杨叶斑病1.症状观察黄杨叶斑病在西安地区于5月中旬开始发病,先在叶片上产生一个小黄点,以后小黄点颜色逐渐加深呈褐色病  相似文献   
3.
青蒿素对小瓜虫病治疗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曼红 《齐鲁渔业》2005,22(8):10-10
小瓜虫病是由小瓜虫感染各种淡水鱼类引起的疾病,此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鱼体表形成白点,所以生产上又称“白点”病。以前国内治疗小瓜虫病常采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药物,但由于这些药物有致癌、致突变性、毒性大的缺点,而且低毒药物对小瓜虫胞囊和寄生在鱼身上的虫体的杀灭作用不明显,冈此,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迫在眉睫。本文就青蒿素对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国产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在供试浓度范围内(0.25—250ppm)对菜粉蝶(Pierisrapae L.)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抑制卵的孵化并引起初孵幼虫死亡,幼虫龄期愈小对药剂愈敏感。幼虫死亡多发生在脱皮和化蛹阶段。少数幼虫进入蛹期后继续死亡或不能正常羽化,呈“半蛹一半成虫”态。幼虫期浸体法施药效果好于浸叶饲喂法。受药幼虫几丁质合成受抑,含量减少,内表皮变薄并出现剥离和断裂,脂肪体碎裂、崩坏以至消失。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生物学特征及引种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河流域中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一种,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来严重捕捞,已经列入保护鱼类。随着科研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不断努力,近几年引种和人工养殖已获成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叶尔羌高原鳅人工饲养的成活率,对其年龄、摄食、繁殖习性、适应温度和窒息点及应激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喜栖黑暗,适夜间活动觅食;生长缓慢;生存的最低临界温度为5℃,最高临界温度为33℃,适宜水温在20±1℃;易受惊吓,宜养于无外界干扰流动的水体中,有弱趋光性;溶氧低于2 mg.L-1时活动不正常,当水体温度在20℃时,叶尔羌高原鳅的窒息点为1.18 mg.L-1;在一年中不同的时间,性比有所不同,属分批产卵型,成熟个体大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叶尔羌高原鳅(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地方名:狗头鱼,又名叶尔羌鼓鳔鳅、叶尔羌条鳅,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为塔里木河特有鱼种。凶其肉质鲜美,经济价值较高。1998-2006年期间,塔里木大学的相关专家对其洄游、繁殖、生活等习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硒(Selenium)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1970年代初,我国的克山病研究工作者发现缺硒地区人群中流行的克山病和大关节病以及牲畜患的白肌病,通过补充硒,使这些疾病得到控制,从而确定了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此对硒的研究也从早期的主要研究其毒性作用转为目前主要研究其营养作用。目前的研究发现,硒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对小瓜虫病治疗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曼红 《内陆水产》2005,30(8):33-33
小瓜虫病是由小瓜虫感染各种淡水鱼类引起的疾病,此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鱼体表形成白点.所以生产上又称“白点”病。目前国内治疗小瓜虫病常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药物。但这些药物有致癌、致突变性、毒性大等缺点:而且对小瓜虫胞囊和寄生在鱼身上的虫体杀灭作用不明显。因此,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迫在眉睫。本文就青蒿素对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做一初步研究.为生产上杀小瓜虫的药物选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雷曼红 《饲料广角》2005,(15):36-38
硒(Selenium)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由瑞典科学家B erzelius于1817年发现的。到19世纪30年代初,由于一些高硒(1000μg/g以上)饲料导致了动物急性中毒,医学上才开始了对硒的研究。在此后的100年间,人们主要研究硒的毒性方面的生物学效应。到20世纪40年代末,Schw arz发现某些天然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