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1.
以含有Cry3Aa基因的重组质粒pBCC3为基础,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从pBCC3中克隆出抗虫基因Cry3Aa,将其正向插入载体pCAMBIA1305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pCAMBIA1305-Cry3Aa植物表达载体,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Cry3Aa基因转入已转Cry1Ac+API基因的741毛白杨无性系pB29中,获得转双Bt基因的741杨。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多次继代筛选,获得抗性稳定的无性系9个,编号为pCCA1—pCCA9。采用特异引物分别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Cry1Ac基因稳定存在于pB29中,Cry3Aa基因已整合到各无性系的基因组DNA中。ELISA毒蛋白检测,转基因株系都有Cry1Ac和Cry3Aa杀虫蛋白表达。用转基因植株叶片进行柳蓝叶甲(鞘翅目)和美国白蛾(鳞翅目)室内饲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双抗性。根据对测试昆虫的致死率划分高中低3个抗性水平,其中pCCA2,pCCA5,pCCA6,pCCA9具有双高抗;pCCA3,pCCA4和pCCA7对柳蓝叶甲表现出中、低抗性,对美国白蛾则高抗;而pCCA1表现对美国白蛾的极低抗性,对柳蓝叶甲则高抗。  相似文献   
2.
李属植物叶片红色性状RAPD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李属(Prunus)植物‘红叶李’(P.salicina×P.atropurupurea)和‘安哥诺李’(Prunus salicinacv.‘angenuo’)正反交的56株F1代群体为试材,结合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BSA)构建"红叶"和"绿叶"近等基因池,应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了李属植物叶片红色性状相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通过对350个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一个在红叶基因池中能稳定扩增的RAPD标记,该片段大小约为2 300 bp。经过重复性验证和群体单株验证,该标记片段仅在红叶个体(重组型除去)中出现,表明与李属植物叶片红色性状相连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