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苍龙日暮还行云,老树春深更著花,余热生辉竟储宝,造福子孙争富财。”这四句话是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老年山碑记抄下来的。它向人们展示了改革开放年代在共产党领导下,11名古稀老人植树造林、大战800亩荒山的精神面貌。郭峪村老年植树队成立于1987年.7年来,他们在村东800亩荒山上植树40余万株,育苗30多万株,育苗成活率和植树存活率均达到95%以上.现在,已有15万株刺槐生长成材,如果按每棵树10元计价,价值150万元;另有约25万株小柏树、小松树和风景树长势良好,每株按5元计价,价值125万元,两者合计总价值275万元,以现有株数每年按1元增值计算,50年后,40万株树总价值2200万元。这意味着到下世纪中叶,郭峪村的子孙后代将人均占有林业收入2万多元。这绝不同埋藏在地下的黑色乌金一样是大自然的思赐,这是11位70多岁老人在二十世纪90年代给他们的后代置下的跨世纪产业.为了表彰这一支老年植  相似文献   
2.
青山一座前后人──记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老年植树队崔庆宏,靳丰兴十一位古稀老人在20世纪90年代给他们子孙后代置下了跨世纪的产业“苍龙日暮还行云,老树春深犹著花,余热生辉竟储宝,造福子孙争富财。”这四句话是我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老年山碑记上抄下来...  相似文献   
3.
“青山一座荫后人”,写的是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11位年逾七旬的古稀老人,绿化荒山的感人事迹。在二十世纪90年代,11位古稀老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发扬愚公精神,生命不息,绿化不止,艰苦创业七载,绿化荒山800亩,给他们的子孙后代置下了一份跨世纪的丰厚产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11位古稀老人的这种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显的更加宝贵,值得继承、发扬、光大。 造林绿化是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整治的基础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农村的基础产业。它关系到国土安危,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让我们遵照邓小平同志1983年3月12日,在北京十三陵水库植树时的指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