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脂肪细胞膜蛋白及其抗体的研究进展,以及用脂肪细胞膜蛋白抗体免疫动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并阐述了它在动物生产及人的肥胖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脂肪细胞膜蛋白及其抗体的研究进展,以及用脂肪细胞膜蛋白抗体免疫动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并阐述了它在动物生产及人的肥胖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保证农药施用技术的有效性,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于推进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论述农药施用技术发展的现状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碘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众多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动物体内所含元素中。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统称为微量元素。依据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可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可能必需微量元素与非必需微量元素。人们对微量元素的认识已有较长的过程。目前公认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5种,其中碘是人们发现的动物第二种必需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很小,对机体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早在公元1600年前人们对碘与甲状腺肿大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但直到19世纪90年代人们才发现甲状腺内含有碘。并对其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20世纪人们对碘的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在动物生产上发挥碘对动物的营养作用.现就微量元素碘对动物的营养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蜇养殖作为一项投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病害少、风险低、收益高的新兴水产养殖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水产养殖业户的青睐。但是在海蜇养殖过程中,苗种放养成活率低,制约了养殖生产的发展。为此,2003年春季笔者在龙口市海蜇育苗中,进行了海蜇与鱼类网箱混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水稻移栽后5 d,每公顷用50%圣农乐WP 600~900 g进行喷雾处理,田内保持3~4 cm水层4 d,可有效防除移栽稻田多种一年生杂草,药后15~30 d的综合防效达97%左右,防效明显优于同类除草剂丁苄,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7.
大丰市春季蔬菜病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大丰市蔬菜种植面积约5.33万hm~2,露地种植蔬菜品种以葱蒜类、茄果类、叶菜类、瓜类、豆类为主,保护地种植以茄果类、瓜类为主。针对2013年我市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实况,大丰市植保植检站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以及各镇农技服务中心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蔬菜病虫监测、预报工作,及时组织防治和大力推广植保新技术,使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1发生概况2013年我市蔬菜病虫总体发生情况以虫害为主,一些常发性病害发生轻于常年。由于2013年早春多以低温天气为主,后期气温回升缓慢,降水偏少,春季蔬菜病虫发生程度中等偏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galilaeus菌株CPS-2致病毒素的产生条件、毒素活性和毒素组成情况。【方法】 经适宜产毒素培养基和培养时间筛选后大量获取毒素;通过乙酸乙酯萃取、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纯化毒素,所得色谱纯毒素进行质谱分析;采用萝卜幼苗法、小薯片法和幼薯法检测毒素活性。【结果】 确定菌株CPS-2的适宜产毒素培养基为燕麦麸皮培养基,产毒素高峰时间为接种后第9 天。获得了两个可显著抑制萝卜幼苗生长的毒素组分Ⅱ和Ⅲ,梯度稀释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毒素浓度与活性呈正相关,且组分Ⅱ可使小薯片和幼薯组织褐变坏死。质谱分析测定组分Ⅱ的分子量为437.1810,组分Ⅲ的分子量为313.1。【结论】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galilaeus菌株CPS-2可产生致病毒素,至少有两种毒素组分在该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筑糯5号糯玉米是以金矮70和ZS31两个自交系分别作父本和母本组配的杂交种.糯性强、皮薄、口感好,一般公顷产鲜果穗15000kg左右、产干子粒约6750kg,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71~112d,出苗至子粒成熟的全生育期115d左右.株型较好,抗倒性强,子粒白色、硬粒。  相似文献   
10.
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测定了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辐射平衡各分量,并计算了波文比、农田蒸散。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波文比具有控制性效应,波文比与0~6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农田生态系统的蒸散量随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呈上升趋势,净辐射是控制农田蒸散的热力驱动因子。农田生态系统的净辐射、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为典型的非线性过程,随时间序列具有自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