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4个大麻新品种和本地大麻(命名为:DM-1、DM-2、DM-3、DM-4和CK)的韧皮纤维为原料,分析了5个品种中水分、水溶物、脂蜡质、果胶、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的含量和总含胶率.结果表明,DM-2品种综合性能最好,其韧皮纤维素含量较高(45.17%),木质素含量最低(8.27%),是最合适纺织用的大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詹少华  韦传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47-13850
采用VBA程序查找了大豆基因组保守序列——在基因组中出现次数较多的碱基序列片段,分析了这类保守序列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综合保守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碱基数目越多,保守序列种类数和出现次数越少,从10个碱基到27个碱基,保守序列的GC含量先是逐渐增加,达到一个平台后又逐渐降低.碱基离保守序列3'端越近,出现A或T的可能性越大,碱基在保守序列中的分布具有非随机性.不同长度的保守序列具有明显的进化关系.筛选出10个碱基的保守序列和长度为8个碱基的填充序列用来设计引物,共得到566对引物组合.该新型分子标记有望在条带多态性、引物一致性等方面超越现有分子标记,同时具有成本低廉等优点.该研究旨在为基因组保守序列查找和分子标记设计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分析这些保守序列特性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分子进化机理.该新型分子标记有可能在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和基因图位克隆等方面得到应用,同时该分析方法也适用对其他物种.  相似文献   
3.
4.
以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提高已有实验室的利用程度的角度探索开放型实验室运行模式与管理制度。实践证明,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对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发挥实验室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栝楼籽仁成分及其油脂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栝楼籽仁的成分以及油脂的酸价、皂化值和碘值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栝楼籽仁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分别为32.89%和51.30%;总糖、水分、灰分的含量分别为3.02%、7.64%和2.86%。酸价(KOH)、皂化值(KOH)和碘值(Ⅰ)分别为0.78mg/g、201.97mg/g和159.55g/100g,碘值高于一般植物油,表明栝楼籽油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这可能是栝楼籽炒制后容易被氧化,货价期短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制备抗大蒜B病毒(Garlic virus B,GarV-B)CP血清,为研究侵染大蒜6种葱X病毒属(Allexivirus)病毒之间的血清学关系以及大田检测GarV-B奠定基础。该研究根据GenBank报道的GarV-B序列设计引物,扩增从六安市寿县分离获得的GarV-B外壳蛋白基因(CP)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将GarV-B的CP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S-BET,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 E菌株中诱导表达。表达的CP经12%SDS-PAGE和5%~20%梯度SDS-PAGE两次制备电泳纯化,免疫小鼠获得抗CP血清。Western blot分析抗体的特异性,采用ELISA分析抗体能否与天然GarV-B病毒结合。结果显示:GarV-B的CP基因与目前已报道的GarV-B不同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9%~9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93%。表明制备的抗体对GarV-B的CP具有高度特异性,且能够与天然GarV-B病毒粒子结合。因此本研究制备的抗GarV-B的CP血清可以用于该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4个大麻新品种和术地大麻(命名为:DM-1、DM-2、DM-3、DM-4和CK)的韧皮纤维为原料,分析T5个品种中水分、水溶物、脂蜡质、果胶、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的含盛和总含胶率。结果表明,DM-2品种综合性能最好,其韧皮纤维索含量较高(45.17%),水质素含量最低(8.27%),是最合适纺织用的大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发利用茶多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茶多酚浸提液,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的浸提效果优于沸水;茶叶与AlCl3.6H2O的质量比为1∶0.50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为96.13%;pH为5.7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20 min以内,茶多酚的沉淀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0 min以后,沉淀时间对茶多酚沉淀率的影响不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为茶叶与沉淀剂AlCl3.6H2O质量之比1∶0.50,pH 5.7,沉淀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茶多酚的沉淀率达97.38%±0.35%。[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无毒性,产品得率较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9.
以香牙蕉(Musa cavendisihii,Me)的假茎纤维为原料,对它的水分、灰分、水溶物、脂肪和蜡质、果胶、木质素、半纤维素、含胶率和纤维素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是构成香蕉假茎纤维的主要成分,占总量的55.591%;胶质总含量41.948%,其中脂蜡质含量1.438,果胶含量6.975%,木质素含量8.742%,半纤维素含量17.378%。与其它植物纤维相比,虽然香蕉假茎纤维含纤维素量中等,含木质素较高,但仍然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取栝楼籽油脂,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BHA、BHT、Vc、VE、Vc棕榈酸酯、异Vc和PG7种抗氧化剂在标准添加计量下对栝楼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与不加抗氧化剂(CK)相比,7种抗氧化剂对栝楼籽油都有不同强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BHA的抗氧化能力比其它6种抗氧化剂强的多。BHT的抗氧化能力略强于PG、Vc、异Vc、VE和Vc棕榈酸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