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刺槐人工林更新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刺槐是速生用材树种,又是很好的薪材树种。多年来,在辽西地区刺槐得到迅速发展,仅朝阳地区到1983年保存面积1293.1km~2。但由于该区1980年以来连续少雨干旱,致使大面积刺槐林表现极不稳定。据调查10年生以上的林分,1980年以前每公顷保存600~2700株,经过几年连续干旱,1984年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近些年来干旱频率加剧,1980~1984年降水量仅为常年的57%,致使造林成活率不足30%,成林生长速度缓慢,且林分不稳定。对于别无其他水分来源、完全依靠天然降水的辽西干旱山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核心问题,就是尽可能地把天然降水更多地蓄积在土壤  相似文献   
3.
植被演替规律是封山育林的理论基础。依据更新与立地条件相关关系,通过数量化理论(Ⅰ)分析,确定出坡向、土层厚、坡位、母岩和海拔为影响更新主导因子。按立地与更新树种双因子法划分出7种封育类型;根据冠幅与年龄线性关系,测算出各类型最佳封育期;通过定位观察对比试验,研究出各类型人工促进成林技术。研究认为,封山育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国情等特点,且林分稳定,克服大面积人工纯林在经营上存在的各种难以解决的矛盾。其生态效益显著,是改善本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封山育林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西地区进行封山育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国情等特点。据调查分析表明,封育7年的封育林林价为0.49元/ha,是人工油松林的7.9%;封育5年的阴坡椴树柞木林每亩枯枝落叶120~130kg,可贮水324~351kg;不同封育类型的土壤干容重减少7~30%,渗吸速度提高1.2~5.1倍,A_0层增加3~6cm、速效氮含量达17.62~23.99%。在朝阳县封育较早的山村已发挥其森林效应,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林副产品收获量,每年增值5元/亩;提高粮食产量达10%以上,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牧业发展培植了饲料资源,是解决山区能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朝阳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为500毫米左右,而且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并常发生阵性降雨,造成严重的土壤冲刷。尤其砂岩山地的阳坡,植被稀少,日照时数长,土层厚度一般为8~12厘米,下层为风化岩,给造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形成阴坡有树绿油油,阳坡无树光秃秃。林分不集中连片,不仅管理不便,对保持水土,形成森林环  相似文献   
6.
刺槐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病虫害少、根瘤多、改良土壤效果好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刺槐造林一般有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根造林等多种方法。由于苗木有发达的根  相似文献   
7.
1 朝阳农村能源利用现状朝阳是全国十个最贫困的山区之一。严重缺柴乡155个,占乡镇总数的73.1%。全区64.7万农户,有42万户每年缺柴三个月以上,其中20多万户每年缺柴六个多月。朝阳农村耗能量具体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