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1.
应用灰色理论系统,对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森林蓄积量、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3个指标进行动态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灰色预测建立的模型,预测结果经检验,精度较高;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在未来30 a,整体呈增加趋势;到2018年,森林蓄积量达到1.33×109m3、有林地面积达到1.74×107hm2、森林覆盖率达到82.28%。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的几种问题和对策,指出了市场激励机制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利好的作用,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补偿措施,肯定了建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马燕娥 《森林工程》2008,24(4):81-84
根据湖北省神农架的实际情况,对神农架林区国家级现代林业建设进行系统的SWOT分析,对神农架林区现代林业建设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诊断,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希望为神农架林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现代林业发展理念推动和龙市林业产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和龙市林业局林业产业建设的情况分析,运用现代林业发展理念,提出推动和龙市林业产业建设的合理化建议,阐述今后十年和龙市林业局林业产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构想。希望打造一批区域优势明显、森林资源丰富、综合效益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退耕年限林地表层土壤(0~10 cm)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及可蚀性因子( K)测定与分析,探讨东北典型黑土区退耕还林过程中表层土壤可蚀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0.25 mm团聚体质量分数(团聚体比例)、粒径>1.00 mm团聚体质量分数和平均质量直径逐渐增大,团聚体破坏率、平均质量比表面积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逐渐降低,且在前11 a内变化最显著,退耕36 a后呈不明显波动。退耕还林过程中,表层土壤团聚度逐渐增强,土壤可蚀性降低。退耕36 a后,土壤抗侵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土壤质量得到改善,并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比表面积、分形维数、平均质量直径和粒径>0.25、>1.00 mm团聚体质量分数,均与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呈显著相关( p<0.05);其中,水稳性团聚体粒径>1.00 mm团聚体质量分数比粒径>0.25 mm团聚体质量分数与K值的相关性更为密切(p<0.01),是反映黑土土壤可蚀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小兴安岭山地沼泽湿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干扰程度的山地沼泽湿地进行植被恢复与建设。研究表明:1)火烧和放牧中轻度干扰的灌丛沼泽和草本沼泽,采取封禁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效果很好,草本群落需要2 a的自然恢复就可以基本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灌丛群落则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2)采矿强度干扰形成的退化湿地,应采取人工辅助方式进行植被建设。在选择的5种植物中,俄罗斯大果沙棘长势最好,保存率为100%,小叶锦鸡儿的保存率为88.23%,萱草的保存率为62.15%,紫穗槐和苜蓿全部死亡;在人工种植模式中,俄罗斯大果沙棘与小叶锦鸡儿行间配置模式效果最佳,俄罗斯大果沙棘与萱草行间配置模式、小叶锦鸡儿与萱草的配置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结合3S技术在和龙市林业局资源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效果,即误差降到最低并达到且符合资源调查技术标准的要求范围,阐述3S技术的运用是实现"精准林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全国森林公园分区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全国森林景观资源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根据森林景观的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分区,按照"地理位置+地貌类型"的顺序,将全国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进行区域划分并确定分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全国森林公园建设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逻辑框架方法对全国森林公园的建设进行分析。通过宏观目标、具体目标、建设产出、建设活动和建设投入之间的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分析,探讨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包含19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08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实测值,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48;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数为0.791,森林生产力指数为0.874,森林健康指数为0.871,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人工林中混交林的比例、有林地单位面积生长量和龄级结构是制约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