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对雪松松针多糖的醇沉、脱蛋白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模型对提取液浓缩比、乙醇体积分数和醇沉时间进行优化,比较多糖得率确定最佳雪松松针多糖醇沉工艺条件。以蛋白质清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Sevage法和三氯醋酸(TCA)法的脱蛋白效果,并对试剂用量、脱蛋白次数进行了考察,然后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法对纯化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雪松松针多糖一级醇沉条件为粗提液体积和松针干质量的比例(浓缩比)为3∶1(mL∶g,下同),乙醇体积分数为71%,醇沉温度为40℃,醇沉时间为10 h,在此条件下,雪松松针多糖得率为3.81%,结果与预测值接近。收集多糖后的上清液再按浓缩比1∶1浓缩,筛选得到二级醇沉的乙醇体积分数为80%。Sevage法脱蛋白效率优于TCA法,其最佳条件为Sevage试剂与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1,脱除蛋白次数为3次,经UV法测得脱蛋白后的一级、二级醇沉多糖(以葡萄糖折算)质量分数分别为35.36%和36.62%。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能力依次为Vc>二级醇沉多糖>BHT&...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时,4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好;不同品种松针中,雪松松针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中天水产雪松松针40%乙醇提取物的评分最高达99.52%,表明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松针抗衰老研究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产地、部位松树中莽草酸的含量,以期为开发莽草酸资源提供参考。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50 mm×4.6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0∶90),检测波长为217 nm,柱温为30℃。采用直观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产地、部位松树中莽草酸含量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莽草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n=6),RSD为1.71%。6种松树中的莽草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雪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其中,天水雪松松针中的莽草酸含量最高,达31.47 mg/g。通过聚类分析发现,6种松树中的莽草酸可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4.
参照甘草原植物对甘草中两株内生菌JTYB34和JTZB55的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对甘草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差异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UPLC-MS/MS检测平台和自建数据库对甘草及甘草内生菌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甘草内生菌JTYB34、内生菌JTZB55、甘草三者之间的差异成分。结果显示,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共鉴定出1 199个成分,且甘草内生菌JTYB34、内生菌JTZB55、甘草这三者之间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以甘草为参照物,大部分黄酮类、酚酸类、脂质类及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在JTYB34及JTZB55中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且化合物种类亦随之减少。聚类分析将甘草聚为Ⅰ类,JTYB34聚为Ⅱ类,其余聚为Ⅲ类;结合PCA、OPLS-DA分析结果,筛选出异甘草素、甘草酸胺、甘草黄酮A、甘草苷、4-羟基甘草查耳酮A等29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化合物。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