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叶小檗是多年生落叶灌木,随着近几年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红叶小檗被广泛用于城市园林景观、庭院造景等,苗木需求量逐年加大。传统的播种育苗方法,生根慢而且生长量小。采用塑料大棚嫩枝扦插育苗不仅生根快,成活率高,而且可缩短育苗周期。1塑料大棚的搭建塑料大棚要搭建在光照充分,水源便捷的地方,大棚的高度、宽度和面积要因地制宜,便于操作。2苗床修整及容器的选择2.1苗床的修整:可根据需要。大棚大小可修整成2.5-4.0米,苗床中间要留有步道,宽度为30-40厘米,将修整好的苗床进行耙平。2.2育苗基质的选择:基质选择要因地制宜,采用河沙、腐…  相似文献   
2.
3.
大通牦牛是世界唯一的牦牛培育品种,被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牦牛主导品种,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被广泛推广应用。本文采取入户走访、实地测量、座谈、查阅档案等多种形式对青海省 13 个县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2 个县的大通牦牛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大通牦牛对高寒牧区环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大通牦牛后裔初生重比当地同龄牦牛提高 14.10%,大通牦牛后裔体尺比当地同龄牦牛增加明显,增收显著,并提出加强基地建设,建立监管体系和强化技术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林业发展区划及其生态区位等级、生产力级数、非木材林业资源三类区划指标.对其中最重要的指标——生产力级数的计算方法、步骤进行论述,并得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6.
旨在研发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育肥及犊牦牛培育技术。选取带犊母牦牛和公犊牛各66头,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犊牛培育期间(2017年12月4日—2018年3月5日),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试验组犊牦牛断乳前(3月5日断乳)随母牦牛哺乳,并进行补饲;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按常规放牧方式饲养,对照组犊牦牛进行断乳并补饲。育肥期间(2018年3月5日至出栏)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于6月错峰出栏;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于集中出栏时间出售(9月或10月)。在犊牦牛培育期间,观察试验组母牦牛的体重变化情况;每月4日测定2组犊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收益。结果表明,在犊牦牛培育阶段,由于试验组犊牦牛随母牦牛哺乳,试验组母牦牛体重平均下降1.17 kg/头;2018年1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体斜长和胸围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018年2月4日和3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的效益为1 063.05元。研究结果为提高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养殖效益以及提升犊牛培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是青海省及西部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在水源涵养、荒山造林、庭院绿化中是不可缺少的树种。该树种的培育技术,在西部地区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区,与这一树种在生产中的地位极为不相称,而且云杉在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早期生长缓慢,云杉露地播种实生苗一般是2~3年移植,4~5年或6~7年出圃。生长量小,育苗周期长,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相似文献   
8.
从2003年以来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开始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工作,到今年己有10年的推广历史了。对一个新品种大面积推广10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2005年农业部批准"大通牦牛"为新品种并决定颁发新品种证书。截止2013年前己向青海省6州1地1市39个县累计推广大通牦牛种公牛14 640余头,据2013年不完全统计,大通牦牛后裔在省内推广区达91万头以上。今后必需加快品系繁育提高大通牦牛整体水平;加强核心育种群管理确保种牛质量;加强种公牛的动态溯源管理;组识种牛场技术人员深入推广区,传授良种良养的配套技术和野外冷配技术。  相似文献   
9.
犊牛培育是牦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犊牛的有效补饲是保证后期良好发育的关键。为了在犊牛培育环节提质增效、提高犊牛生产性能,本试验采用了舍饲+放牧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犊牛舍饲养殖与补饲的有效方式,保证犊牛代偿性生长,并为犊牛后期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从而提高犊牛培育效果,有效增加牦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牦牛的发情提前到6月份,缩短牦牛的繁殖周期,提高牦牛的繁殖性能,使得犊牛在冷季来临之前有一个较长的生长期,减少冷季对犊牛的影响,试验采用冷季补饲的方式,提高母牦牛营养,使其提前发情,结果试验组母牛在6月份发情16头,发情率为32%,对照组母牛在6月份发情0头,两组母牛的发情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