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城市的绿化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大树移植施工的成败优劣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通过多年实践,在分析了影响大树移植成活因素的基础上,对园林绿化工程大树移植的技术与管护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今后的大树移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洋县坪堵乡天星村有个种植大户钱长明。从1990年至今,他投资56万多元发展杜仲经济林36.8万株计2144亩、厚朴林100亩计1万株,嫁接板栗林250亩计1.1万株。1996年,经洋县人民政府和洋县农业银行组织有关专家论证评估。预算其总产值高达1400万元,按当时可比价格的50%折合价值达700万元。  相似文献   
3.
根据竹类植物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与解剖构造,选择适宜的茎秆液流测定方法,揭示茎秆液流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入阐明其生理生态过程与机制,为竹林水分养分精准管理、高效利用及生态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竹类植物茎秆液流的测量方法起源于木本植物,包括热脉冲法、热消散探针法和茎热平衡法。其中,热脉冲法不受地形等环境条件的限制,但在低蒸腾状态下液流测定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热消散探针法成本相对较低,但传感器易因液流密度分布不均形成的径向梯度而引起测度误差,需要进行验证和校准;茎热平衡法无需探针钻孔,仪器包裹竹秆后可实时获取数据,但需满足流动条件稳定和温度恒定的基本假设条件。通常将3种测定方法结合应用并相互验证,从而获取较可靠的液流测定结果。竹类植物的茎秆液流具有相对普遍的规律,日变化、夜间动态和季节尺度上均表现为相似的“峰”状曲线特征。竹类植物日间液流于清晨启动,随后不断增加,至午后达到峰值,然后持续减少,入夜后达最低值;晴朗天气液流变化总体呈现“单峰”状曲线,阴雨天气呈现“多峰”状态。夜间液流总体保持低流量特征,在不同季节和环境条件下都显著低于日间液流,且变化幅度很小。季节尺度上液流量春季最低,夏末初...  相似文献   
4.
山阳县是我省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县。该县虽地处陕南,但干旱依然严重。1997年全年降水483.3毫米,已到了陕北降水量的水平,且集中于7、8、9三个月。1998年11月至1999年2月,月平均降水量分别为0.2、1.8、0.0、1.5毫米。缺水已成为影响该县造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