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1.
早脆王枣是由河北沧县红枣良繁基地选育出的优良鲜食品种,与当前大面积栽培的冬枣相比,具有成熟早、果个大、口感好、丰产性强等特点。示范园第2年结果,第3、4年丰产。  相似文献   
2.
枣轮纹病、软腐病均可导致枣果腐烂,生产上统称烂果病。枣果采收前后遇阴雨天气,很容易造成烂果病的严重发生,大大降低枣果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经过多年的调查及防治研究,我们探索出一套枣烂果病的简易诊断和防治技术。枣烂果病的诊断1.1发病时间枣轮纹病主要发生在枣果脆熟  相似文献   
3.
利用全自动物理灭蛾器诱杀枣树害虫的试验表明,该灭蛾器可诱杀危害枣树的5个目、21个科的49种害虫;每台灭蛾器的控制面积为3.1hm2,3台灭蛾器全年可诱杀枣树害虫14 881头;全年防治病虫害喷药8次,比喷药13次的对照园好叶率提高3.1个百分点,好果率提高6.5个百分点,且显著降低了防治成本,减轻了产品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早脆王是沧县红枣良繁基地于1988年选育的优良早熟、鲜食枣新品种。它的突出特点是果大、质优、成熟早。果实为卵圆形,平均横径为4.9厘米,纵径5.8厘米,平均单果重30.9克,最大果重可达68克,在沧州地区8月底9月初成熟。  相似文献   
5.
冬枣座果率低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沧州地区冬枣座果率很低,为了掌握更全面的情况,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3a来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并到枣区进行实地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6.
金丝小枣浆烂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年大量室内和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了金丝小枣浆烂病病原菌仁果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对金丝小枣各器官和枣果的侵染、孢子萌发、越冬寄主、子实体形成规律和侵染率与降水量关系.结果表明,病原菌于6月上旬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侵染高峰期,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前期侵染呈潜伏侵染状态.金丝小枣树皮、枣头、枣股及落果、落叶、落吊均为病原菌越冬场所,其中以落果为主.枣园周围杨树、榆树、刺槐、苹果、梨树、桃树亦为病原菌越冬寄主并传播病原菌造成危害.病原菌在越冬病枣果上可形成有性和无性繁殖体;当年病枣果形成分生孢子发生再侵染.8月中旬、下旬雨量大,是造成金丝小枣浆烂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
1施肥误区 1.1错位施肥不少果农认为施肥离树越近越好,结果是伤根损树. 1.2施肥量过多或过少不少果农认为果树施肥量越多越好,结果造成树体营养供需不平衡,轻者只长树、不结果,重者烧根死树.相反,低量施肥或不施肥,造成树体营养亏缺,既不长枝,也不结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2003年传入河北省沧县,近几年随着桑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已近2000亩,多成方连片,美国白蛾对桑树的危害也随之越来越大。根据调查和试验,摸清了美国白蛾在桑树上的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提出了以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过程中,对采集的昆虫成虫常用的毒杀方法是用氰化钾或敌敌畏毒瓶毒杀,这种方法对虫体较大的昆虫毒杀时间较长,死亡不彻底,而且在大量采集标本时,常受毒瓶数量少、毒杀时间较长、毒瓶保持毒效较短、费用较高、并且标本制作人员慢性中毒等因素的影响。为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采用了注射酒精毒杀昆虫成虫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对虫体较大的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成虫,因体壁坚硬,头部较大,可采用口器注射方法,用1 mL小型医用注射器,将针头从昆虫的口器中插入,直达昆虫的中脑或后脑,注射95%的酒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