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鳜鱼病害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克隆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T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3γ/δ、CD3ε和CD3ζ的基因,分析了其在组织/器官表达的分布,并进一步揭示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anas hydrophila)感染后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中华鳖CD3γ/δ和ε分子结构相似,均含有1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有1个ITAM结构域的胞浆区。与之不同的是,CD3ζ含有1个仅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有3个ITAM结构域的胞浆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D3γ/δ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CD3ε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且CD3γ/δ和CD3ε位于染色体Scaffold JH208224中反向排列且相距9.9 kb。CD3ζ位于染色体Scaffold JH209116.1上,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D3γ/δ、ε和ζ在脾、肝、肠、血液中表达量较高,在胸腺、肾、心脏、肌肉和肺中表达量低。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2 h后,CD3γ/δ、ε和ζ在胸腺中都呈显著的上调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69.3倍、85.7倍和163.4倍,表明细菌感染可以诱导CD3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木荷播种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谦 《现代农业科技》2010,(9):217-217,219
从种子采集、选地整地、播种育苗、幼苗管理、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木荷播种育苗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80年代以来,股份合作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在集体林区兴起并蓬勃发展,引起了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及理论界的激烈争论,福建的三明试验区和湖南的怀化试验区等地对此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与尝试。安徽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也对这项工作予以广泛关注和高度支持,许多林业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探索。我们从1993年开始,在省厅的支持下,对6个重点林业县的股份合作林业的实践及相关问题作了大量实的考察,同时对省外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动态作了追踪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省林业股份合作问题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认识。一、安徽省股份合…  相似文献   
5.
乐清市生态公益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谦  黄志春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134-134,172
通过对乐清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牛分枝杆菌是引起牛结核病(bTB)的病原体,侵染宿主广泛,可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巨大危害。随着多年不懈的研究,有关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知识积累不断增加。作者对近年来应用新的基因分型技术研究牛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这些技术包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PCR介导的间隔区寡核苷酸分析(spoligotyping)、数目可变串联重复位点(VNTR)等。主要用于对人、牛、家畜以及野生动物的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进行分析和监测。另外,还利用一系列敏感的基于PCR的技术从分枝杆菌杆菌复合体(NTM)中对菌型进行鉴别。对分枝杆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对本病扩散传播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制定科学防治结核病的措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银质针与软组织内热治疗针在大鼠骨骼肌内的温度及引起的组织学变化,为内热针在治疗时温度设定提供参考.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使用10、12、8 cm规格银质针和42、50、60℃内热针针刺小腿三头肌并加热,测量加热前后针尖和进针点温度,用HE染色观察骨骼肌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银质针中只有8 cm规格针加热前后针尖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热针在设定42、50、60℃下加热前后针尖温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骼肌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再生.结论 软组织内热治疗仪在深部组织加热上优于银质针,银质针与软组织内热治疗针治疗时造成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9.
2017年8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养殖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发生病害,累计死亡率约为25%,患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通过肉眼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患病鱼肾脏、脾脏、肝脏和肠道存在大量圆形结节,肾脏、肝脏和脾脏组织病变明显,肾小管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脾脏中存在大量的坏死细胞。此外,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发现大量的抗酸杆菌。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濒死大菱鲆肾脏组织分离到优势菌株myco-10,利用该菌株注射攻毒能导致健康大菱鲆66.7%的死亡率,且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采用16S rDNA、Hsp65、ropB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细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试对菌株myco-10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myco-10的16SrDNA、Hsp65、ropB基因序列与分枝杆菌属细菌(Mycobacteriumspp.)相似度最高,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marinum)和溃疡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ulcerans)聚为一簇,生理生化反应与海分枝杆菌一致。综合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myco-10鉴定为海分枝杆菌。这是中国首例分枝杆菌引起大菱鲆病害的报道,可为大菱鲆内脏结节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食用玫瑰花瓣的振动除杂是玫瑰花瓣初加工过程中较重要的加工工艺,振动除杂机的作业性能决定着除杂效果,进而影响食用玫瑰花瓣的品质.主要从食用玫瑰花瓣振动除杂机的振动方式,整机结构等方面论述振动除杂机的设计改进,并做出相应的原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