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德育教学必须由独白走向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课"为中心的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中独白法的惯性影响,严重制约着德育教学效果,使德育课日益显得苍白无力。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德育教师必须要以创新姿态面对德育课被动的局面,应及时果断地实现由独白向对话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要体现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石,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育的灵魂。充分认识爱之于教育的意义,自觉实施爱的教育,在今天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体现人自身发展的需求,学习和教育是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高职教育是学习型社会背景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作为高校的一种教育类型,既有教育发展的共性特征,又具备高职教育的个性特征,如何发挥高职教育的功能,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极具生命的事业,生命的教育和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两个基本属性,深刻体现了尊重人和发展人的关系。今天,从改善民生的高度看待教育,我国教育还存在着一些根本缺陷,教育的深化改革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和谐教育视野下处理好生命教育和教育生命的关系,应是社会对教育的本真诉求。  相似文献   
5.
"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21世纪教育的基点。树立科学环境观,离不开环境教育,明确环境教育的目的,理顺环境教育的思路,掌握环境教育的模式,增强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无疑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教育的创新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办学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林业高职院校面临着教育管理模式陈旧落后严重制约了学校的教育效果的严峻挑战。为了摆脱这一困境,该文认为,结合林业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学生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显得十分迫切。该文从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促进机制、德育育人机制、校园文化熏陶的育人机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机制、学生教育管理骨干队伍的成长机制、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预防和制止学生违纪的机制、学生教育管理的激励机制、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个性和文化精神的自治组织机制等10个方面着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两课”为中心的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中独白的方法的惯性影响严重制约着德育教学效果,使德育课日益显得苍白无力。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德育教师必须要以创新姿态面对德育课被动的局面,及时果断地实现由独白向对话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兴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使高职人文科学边缘化,高职德育质量呈明显下滑的趋势,所培养的高职学生道德精神脆弱、贫乏。针对这种形势,该文提出增强德育主体意识;改变校园文化“外秀内莠”的现象;注重德育的有效性,实现教师由“经师”向“人师”的转变等高职德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