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白格既粗生,材质又好,常被选为干旱地区的造林树种之一;但裸根全苗或切干造林成活率均较低。为此,我们于78年春进行了容器育苗试验,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并发现在培育壮苗方面,容器埋床效果更好,现将材料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石梓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石梓栽培技术研究结果:23°N以南为石梓适生地区,其年均温20.5-24.5℃,极端低温>-1.5℃,年降雨量1200-2000mm,年平均风速<2.5m/s。适宜立地为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表土层含有机质>2%,全氮>0.1%,速效磷>0.025mg/100g土,PH4.5-6.9,土壤含水率10%-24%,种子贮存以干燥器最好,贮存一芽率87.4%,催芽用浸晒和浸沤处理,比不处理提前10天发芽,发芽率提高9%-12%,不同子叶类型的芽苗分别移植,较混合移植的苗木合格率提高20.6%;评定了种子主要质量指标和效果良好的育苗,造林方法。技术综合指标;材积年均生长量>12m^3/ha。  相似文献   
3.
木麻黄地理种源的苗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原苗木生长与根幅、侧根数量、根瘤重量呈正相关,其中以后两者对苗木生长影响较大,种源间的苗高、地径生长差异经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苗期以细枝木麻黄生长较好,木麻黄生长较差,抗青枯病以粗枝木麻黄最强,木麻黄最差。具有速生抗病性能的种源:广泛地区有E2、E3、E9、E15、E19、E30、E35、E48等种源;广东省湛江地区有E7、E11、E21、E29、E47、E48、等种源;海南省有E2、E3、E5、E7、E10、E29等种源,其中以E2、E3、E9、E29和48种源的适应性较广泛。  相似文献   
4.
石梓(Gmelina arborea)种子特性与柚木相似,过去曾做过试验,在室内发芽皿中不发芽,一般贮藏方法,一年内即失去发芽力。有些生产单位播种覆土盖草,种子容易霉烂,低温季节播种,种子发芽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种子贮藏和催芽方法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石梓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证明:石梓天然林树高和直径生长有两个速生期,第一个在第10年左右,第二个在第40—50年。材积生长量则一直在上升,其生长旺盛期可延长50—60年;人工播种的苗木高、径生长在播种后第3个月出现高峰,随即下降。苗高生长峰期在第2—5(6)个月,其生长量占苗高总生长量的79—90%。苗径生长峰期有两个,主峰期在第2—4(5)个月,次峰期在第6(7)个月,两次峰期的生长量占苗径总生长量的72—80%,11年生人工幼林,树高生长高峰在第2年,胸径生长高峰在第4年,材积生长高峰在第7年。但树高在第8年后生长缓慢,胸径和材积正处在生长旺盛期。  相似文献   
6.
格木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木(Erythrophloeum fordii),亦称孤坟柴,斗登风,属苏木科。它生长快,树木高大,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由于其心材黑褐色,木材坚硬,故有铁木之称,是名贵用材树种。为了大面积栽培格木,扩大珍贵用材资源,1965年以来,我们在本所附近,对格木进行了栽培试种。现将材料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梓种壳骨质,透水性能差,播种前催芽处理可促进发芽。用浸晒法和石灰浆沤种法催芽的发芽率高达81%和84%,比对照分别提高16.3%和19.3%;温箱38-40℃湿沙催芽的发芽最快,比前两种方法提前8天,比对照提前14天。不同播种期的苗木合格率,6月为87.2%、7月为94.9%、8月仅为10.3%。大、中、小型子叶的芽苗,分别移植的苗木生长差异不显著,而混合移植对3种苗木生长有显著的影响,苗木平均合格率,分别移植比混合移植的高15.3%。文中还阐述了苗木生长规律、种子发芽前中午淋水、芽苗分床移植,以及施肥管理等有效的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各国对容器育苗的研究较多,有些国家为了解决高寒和干旱林区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问题,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容器育苗造林,六十年代先后应用于生产。我国对营养土育苗造林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十二世纪前已有带土造林的生产实践,本世纪五十年代不少地方采用营养砖和营养篮育苗造林,如南方的桉树、松树等树种的容器育苗造林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海南岛对珍贵树种的容器育苗虽也早有研究,但因山区、交通不便、工具落后、生产水平低等原因,发展很慢。从气候来说,由于海南岛干湿季明显,干旱季节有的达半年以上。容器苗具有相当程度的耐干旱能力,所以对容器育苗造林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