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构建露牙獐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在快速交通网络的囚笼效应作用下,保护对象露牙獐的潜在生境呈高度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在影响露牙獐潜在生境的生态环境因子中,距公路距离(41.9%)、距铁路距离(17.8%)、距居民点距离(14.7%)3个因子的贡献率占74.4%;在研究区域,露牙獐有3个呈大陆一岛屿复合种群关系的栖息地,4条栖息地的源间联接通道,3个位于山间谷地和鞍部的战略点。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构建露牙獐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在快速交通网络的囚笼效应作用下,保护对象露牙獐的潜在生境呈高度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在影响露牙獐潜在生境的生态环境因子中,距公路距离(41.9%)、距铁路距离(17.8%)、距居民点距离(14.7%)3个因子的贡献率占74.4%;在研究区域,露牙獐有3个呈大陆-岛屿复合种群关系的栖息地,4条栖息地的源间联接通道,3个位于山间谷地和鞍部的战略点。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东郊绿地系统为对象,在ArcGIS 9.2、连通性分析软件conefor sensinode 2.2的支持下,以2005年南京东郊SPOT 5卫星影像、2005年南京快速交通矢量化文件为主要信息源,采用巧合概率指数(LCP)、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可能连通性指数(PC)和重要值(dI)等评价指标,分析研究区内的绿地斑块等级、连通性和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连通性指数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绿地区域。结果表明:以青龙山为主的24个绿地斑块,面积占研究区绿地斑块总面积的35%,构成了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绿地;核心绿地斑块平均大小、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2项指标分别比研究区高出0.31、59.46,景观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2项指标分别比研究区低13.55、6.59;宁杭公路和沪宁高速2条快速通道对核心绿地的屏障作用最大。提出快速交通影响下南京东郊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绿地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立在GIS技术之上的多准则决策(MCDA)情境规划方案,能够提供一个新类型的问题识别和决策支持方法,从而解决高速公路规划这个复杂的多重因素控制下的不确定性问题.论文以南京东郊为案例研究地区,以2011年的南京ALOS遥感影像和2000年由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IMA)和美国太空总署(NASA)联合测量的SRTM高程数据为信息源,分别采用逻辑与(AND)、逻辑或(OR)、有序加权平均(OWA)3种方法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用地适宜度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宁镇、宁杭和沪宁3条高速公路的建设用地选址为例,从建造成本和地形条件两个方面构建5个指标对三种情景构建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OWA方案高速公路总长度为43.452 km,平均坡度为2.467°.OR方案总长度为43.506 km,平均坡度为2.122°,AND方案总长度为42.362 km,平均坡度为2.383°; AND方案与OR方案和OWA方案相比建造成本较低,地形条件较优,从而为高速公路多情景规划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南方重点林区湖南省为例,在明确影响森林生物多样性主要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平衡抽样、改进的Whittaker样地设计,构建省级尺度上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研究表明:1)与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相比,空间平衡抽样在降低样本点空间关联性、提高抽样效率和抽样精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改进的Whittaker样方设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物种丰富度、平均覆盖度、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3)依托于现有的连清体系,采用空间平衡抽样方法进行森林生物多样监测样本构建,采用改进的Whittaker样方设计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可以为省级尺度上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构建探索出一条具有统计学基础且经济适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