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在四川发生特大洪灾,除气象上的大气现象所造成的暴雨外,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森林究竟有多大的滞洪效能呢?笔者将现场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土壤侵蚀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定位与半定位观测,研究了长江上游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各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间的关系。揭示了泥沙运行机制和水土流失规律,提出了小流域泥沙运移的输移比:流域面积小于5km~2,用0.6~0.7作为泥沙输移比;小于30km~2,用0.3~0.4作为输移比,推算流域土壤流失量,并建立了坡面和小流域土壤流失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中部浅丘农区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模数达8815t/km^2.a,通过对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和试验观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根据水土流失现状提出了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治理方案,治理后每平方公里土壤蓄水容量增加22236.1m^3,次洪流量所产生的侵蚀模数由79.14t/km^2下降到3.71t/km^2。  相似文献   
4.
岷江上游林区是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由于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森林的防护作用十分显著。建国后本林区进行大规模的采伐利用,采伐迹地逐年扩大。森林资源日趋枯竭。因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川流量减少,生态条件恶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加速营造以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的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实为当务之急。本  相似文献   
5.
红原草地是我省西北部高寒牧区。年平均气温1.1℃,绝对最低气温-33.3℃,全年无霜期仅22天,这里在气象学上称为冷舌区(1)。土壤属泥炭质草甸土。在海拔3400米左右的平坝河谷地带分布有三种柳树:康定柳(Salix. paraplesisa土名白柳)(S. myrtillacea土各红柳),筐柳(S.cheilophila土名黑柳),等草地乡土树种,是草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但目前培育的苗木生长慢、产量低、质量差,4—5年左右苗高才能达到1.3米的出苗规格。为了提高苗木质量,缩短苗木出囚期,从1976年开展了柳树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林区是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森林的防护作用显著.解放以来,本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采伐利用,该林区能否采伐;采用何种采伐方式;采伐后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何等,曾开展了多次讨论.特别是一九七九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岷江上游森林资源破坏后果严重”一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为此,本人依据在高山的试验研究和各方面的资料,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与有关同志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北山区马尾松,麻栎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北山区马尾松、麻栎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初步研究王鹏黄礼隆邱进贤罗成荣(四川省林科院生态所)四川盆北山区的森林位于长江上游川江流域的源头,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稳定河川流量、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盆北山地森林的水文作用,对于本区合理经营...  相似文献   
8.
我省红原、阿坝、若尔盖三县,可利用草场面积达3,238亩,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场所。为了改善牧区气候条件,促进牧草丰产,我们于1976、1977两年进行了护牧林营造试验,经两年观测所获资料如下:一、试验区自然概况试验区位于红若公路56公里处的草场上,海拔3,450米,土壤为高原腐殖质草甸土。气候冷湿,年平均气温1.1℃,最低温达-33.3℃,年平均相对湿度72%,无霜日仅22天左右,有效积温比武功、西宁等高纬度  相似文献   
9.
森林水文研究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森林水文研究方法,是以研究大气降水在森林流域中的水分循环为核心,提出系统的观测研究方法。包括:森林小流域的选择与布设,水量平衡场修建与观测,降水,下渗与渗透,蒸散发,土壤水分,森林流域径流,流域水文模型的模拟,水质测定等。本方法参考当代国内外现行的先进和实用的方法撰写而成,可供水文站,森林生态定位站应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保土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防护林体系配置特点,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定位和半定位研究方法,分层次探讨防护林体系的保土功能,研究表明:不同地类及用地方式,不同森林类型及不同林龄阶段,土壤侵蚀差异较大。农耕地是林地的5~10倍,是荒山灌丛草地的1.32倍。防护林体系配置后,坡面土壤侵蚀减少83.57%~99.9%:流域森林覆盖率由7.5%上升到15.1%时,产沙量减少34.58%:山丘区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生物措施可减少25%的泥沙,工程措施可减少29%的泥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